• 29阅读
  • 0回复

穿过两千公尺高的崇山峻岭修一条一千多公里长的大渠 惊天动地的引洮工程开工 工程与运河媲美,将把二千万亩旱地变为水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14
第1版()
专栏:

穿过两千公尺高的崇山峻岭修一条一千多公里长的大渠
惊天动地的引洮工程开工
工程与运河媲美,将把二千万亩旱地变为水田
本报兰州13日电 记者翟其寅报道:可与我国伟大运河媲美的甘肃引洮(河)上山水利工程,最近提前开工。这是甘肃人民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总路线,破除迷信,敢想敢干,不畏困难地征服自然、改造山河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引洮工程,从甘肃省南部岷县城北二十公里处的古城村开始,把洮河的水引上岷山,穿过海拔两千多公尺的本寨岭、九甸峡、南屏山、关山、华家岭、月亮山、曲雾山等崇山峻岭,渠道的比高为二百五十到四百公尺,北到靖远的兴仁堡,东到陇东山匿区的董志塬。总干渠全长一千一百三十公里,十九条干渠总长二千五百公里,总干渠渠面宽四十公尺,引水量一百五十秒公方,最大时可达一百七十秒公方,可把二十三个县市的一千五百到二千万亩旱地变为水田,同时可以通行船筏五百公里。因此,它不仅是一条巨大的灌溉渠道,也是一条山上运河。
建设这样规模宏伟的水利工程,在半年以前还是没有人敢于想像的。两年以前,在个别县里虽曾经有人提出“引洮济渭(河)”的建议,但是得不到广泛的支持。去年,全省广泛传达了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解放了人们思想,在全省内掀起了修水利的高潮。今年2月间,甘肃省地方二届党代表大会,彻底清除了“甘肃落后论”的影响,批判“怀疑派”、“观潮派”者所谓“没有钱,没有劳动力,没有技术人材,不能搞大建设”的右倾观点,鼓起了全省人民的革命干劲,高举起共产主义的红旗向大自然进军。这时,在干旱多灾、童山秃岭纵横的甘肃,出现了引水上山的渠道五千余条,扩大水地一千二百余万亩,等于解放前几千年修水地的两倍多。
在这个革命形势下,定西专区提出了引洮方案,立即得到省里和与这一工程有关的各专区的支持。接着,省里立即组织各方面技术力量,冒着春节前的严寒进行勘查工作。经过初步设计,这一工程原计划6月底开工,但在党的八届二次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提前在6月初开工了。
引洮工程沿线是甘肃最干旱的中东部地区,雨水少,水位深,两千年来旱灾连续不断,周期愈来愈密,“十年九旱”。经过今年的兴修水利的高潮后,全省唯有这里的四百多万人口、二千余万亩土地还不能最后摆脱干旱的威胁。引洮工程竣工后,就能把这一带的土地全部水利化。这项工程灌溉的一千五百至二千万亩地,以每亩增产粮食三百斤计算,每年可增产四十五至六十亿斤粮食,等于甘肃全省1957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多。同时这里还将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沿线四百多万人口和千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可以加速绿化的速度;可以扩大草原一千一百万亩,增养牲畜二十多万头;利用蓄水工程还能大量发展水产;利用渠道落差建设水电站,可发电四十万瓩,加速这个地区的电气化。因此引洮工程不是一项寻常的建设,而是甘肃人民向干旱最后的一次围剿,是实现发展农业纲要四十条,使农民过幸福生活的巨大物质保证。
整个渠道工程是十分艰巨复杂的,渠道要穿越一百座隧道,要建筑越河跨沟的建筑一千四百座。像关山新寨隧洞,长达四点九公里,在我国隧道史上也是少有的。对于施工中将遇到技术上的一系列困难,例如整个渠道的黄土层渗漏等问题,甘肃省人民将依靠群策群力来解决。中国科学院也在5月下旬派了一个工程技术队,协同引洮工程局发动群众,采取边试验,边干,边学习的原则,以求迅速解决这个全国尚未全部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加快引洮工程的建设速度,整个工程采取全线查勘,统一规划,分段测量,分段设计,分段施工的方法。同时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充分动员群众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兴建。今年施工的地段是岷县古城到陇西大营梁的一段三百三十公里,计划投资一千四百万元,其中群众集资一千二百万元。现在定西专区各受益县,已有几万劳动大军赶至十个工程地段进行紧张劳动,7月份将逐渐增加到二十万人,保证在两年内完成这项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