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怎样办业余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17
第7版()
专栏:

怎样办业余学校?
林沫
有一个钢铁工厂的业余学校,教育和生产没有密切结合,学员学了“比例”,但是在生产中换算齿轮用到比例的时候,仍然不会运用。这是教学脱离生产实际的结果。另一个炼钢厂的业余学校,教学结合炼钢生产实际,教了化学,炼钢工人就根据化学原理,掌握炼钢炉内的化学变化,改进和提高了生产。同样办学校,同样花时间,两种教学方法,其结果,悬殊很大。
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自不同的教学思想:前一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或者是为了使业余学校赶上正规中学而教学。总之,他们对工人迫切希望学什么,结合生产实际需要教什么,是不大过问的。另一种是明确了教育要为生产服务,作什么教什么,因此,能够随时密切结合生产。
上海的职工业余教育开始进行大改革,要革掉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从实际出发、为生产服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样改革的结果,必然会给那里的职工业余教育带来一个大跃进的新局面。
目前,上海职工业余教育所进行的两件事,是很重要的。第一,他们正着手结合生产编写教材,使职工学习起来容易理解,能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是以科学原理为依据的。过去工人阶级缺乏学习文化的条件,他们在生产操作中,自己千百次地反复作过了,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把工人实际操作的各种生产过程用科学原理加以透彻的讲解,工人就会豁然贯通,举一反三。学习的时候就会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他们正着手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学习组织的灵活多样,就便利于吸收更多的职工,参加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组织进行学习。
结合生产进行教学,为生产服务,职工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用之于提高和改进生产,这又大大有助于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促使生产力的大发展。这种作法,工人学习的积极性,厂矿办学的积极性都会大大提高,更多的适应生产和工人需要的业余学校就会进一步大量发展。
教学为生产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任何学校,贯彻这个方针,就能得到轰轰烈烈的发展,否则,就会办得冷冷清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