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平原地区大规模造林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1
第2版()
专栏:

平原地区大规模造林经验
本报讯 安徽省淮北平原的灵壁县多快好省地植树取得的成绩,给平原区提供了大规模造林的经验。这个县去冬今春在百日内植树二十五亿一千多万株。按全县六十四万多人平均,每人植树三千八百八十九株;按日平均,全县每天植树二千五百多万株。经过省、专区、县三级检查和全县各区、乡、社群众性的逐段互查评比,造林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
平原地区大规模造林,首先要解决苗木不足的困难。灵壁县造林的树苗绝大部分都是群众自筹解决的。中共灵壁县委根据因地制宜,有什么树栽什么树的原则,大力贯彻“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发动群众挖掘潜力,全县栽植的二十五亿多株树苗绝大多数都是依靠群众自筹解决的。全县各农业社都成立了找苗组,到荒山野外树木密生的地方,利用分根、分棵、挖野生小树和采集当地的柳、拣树种来造林。各地以用物交换和记工分的办法收购群众的树苗,很多群众还纷纷自献树苗或作为向社投资。各农业社互通有无,调剂苗木。群众还集资向外地购买一部分本地没有的果树苗。
平原地区没有大山,大规模造林究竟栽在什么地方?灵壁县在这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经验。灵壁县土地总面积三百六十多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占二百九十三万多亩,山地只有十一万多亩。全县除在山地上营造十多万亩成片林外,河道植树一千五百多里,沟渠植树一万九千多里,农村道路植树一万八千多里,并依附沟渠、公路、河道全面营造以柳树为主的小型农田防护林一百六十五条,全长五百九十一里。这些事实说明:平原虽然山地少,还是可以大规模造林的。
植树造林能不能又多又快?灵壁县采取造林突击队和紧密结合农业生产造林的办法,收到了多快的效果。全县共组织了造林突击队、组二千五百多个,参加人数达三万七千多人,做到社社有突击队,生产队有突击组。杨町乡在今年3月15日还是造林工作的落后乡,通过五天五夜突击造林苦战,共植树一亿二千多万株,每人平均六千三百二十四株。这个县造林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如在开展兴修水利运动中,发动群众兴修一处,就在那里植树。
平原地区过去没有大规模造林的习惯,如何保证造林质量是个大问题。灵壁县首先分区、分点,结合苗圃参观实习,训练了大批林业员。全县从栽树开始就在农业社实行了包时间、包任务、包质量、包工分、包成活、包管理的六包制度。为了保证栽一株活一株,县委成立两个巡回检查组进行普遍检查;各区、乡、社普遍成立了检查组,结合农业生产逐社、逐队、逐段进行检查,对不合规格的都培土或重栽。到目前为止,已培土两到三次的有十七亿九千多万株,浇水达二亿二千五百多万株。同时,广泛开展了施肥工作。全县农业社都建立了护林队,制订了护林公约,在沟、河、路、山场普遍插护林界牌。由于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质量,全县各地栽植的树木,一般都做到栽的直,培土紧,灌溉足,成活率在90%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