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九龙江畔早稻丰收 黎明社创亩产1560斤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4
第2版()
专栏:

九龙江畔早稻丰收
黎明社创亩产1560斤纪录
综合新华社消息 福建省九龙江两畔的龙溪专区一百七十万亩早稻已经普遍黄熟,并已比往年提前一个节令开镰收割。据最先收割的七千多亩早稻产量统计,一般都比去年增产七、八成,并且发现许多亩产千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到19日止,仅据龙溪、海澄和漳浦等县的十个乡镇不完全统计,有八十八亩一分九厘早稻亩产达到千斤以上,经过验收过秤和土地丈量结果,其中最高亩产量达一千五百六十斤零一两,最低亩产一千零六十一斤四两。
这些早稻亩产量所以能跨过千斤,主要是由于广大农业社社员在生产大跃进中,鼓足干劲,不断与保守思想作斗争,大胆实行技术革新的结果。
新华社福州22日电 福建省海澄县黎明农业社火炬青年生产队,17日收割了二亩零七厘试验田的早稻,翻晒了两次后实收干谷三千二百二十九斤六两,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五百六十斤零二两,创目前这个省已收早稻的最高纪录。
收割的那一天,乡长黄野贞、县农业局干部洪德修和农民一起参加了验收。20日中共龙溪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秉仁等到达这个社再次检查,并丈量了土地。
这块早稻试验田,是中共海澄县委副书记颜德隆和火炬青年生产队队长潘阿铁、技术员潘大目以及乡社干部、老农等共同种植的。冬耕时曾二次翻土晒土,春耕中用干河泥八百担、鸭粪一千斤、草木灰三百二十斤、人粪肥三十五担。播种时用单本繁殖的南特号良种直播,密植为6×6.25。播种后十日,进行了整苗补苗,保持每丛八至九株禾苗。百天以来,进行了四次中耕,三度追肥,三天湿二天干的连续烤田近四十天,防止了倒伏,扑灭了病虫害,终于创造了比去年早稻亩产九百二十五斤增产六成八的高产纪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