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后来者居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4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后来者居上
钟沛璋
我们必须破除这样一种迷信,就是今人不及古人,后人不及前人。主张这种迷信的人,他们所打的旗帜就是:“厚古薄今”。他们还攻击我们是:“卑视既往,迷信将来”。的确,对既往和将来的不同看法,是革命派和保守派、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分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讨论清楚。
我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切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并且被新事物所超过。“在历史上,永远是后来者居上,永远是暂时显得弱小的、代表进步方面的、新生的事物战胜那些表面上似乎强大的、代表保守方面的、趋向死亡的事物。”(刘少奇:中共中央向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它必定要代替并且超过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一定要超过美国,中国一定要超过英国。资本主义国家用一、二百年时间才达到的工业化,我们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就达到它。这对人来说也是如此。人的身体,每天都有大量新生的细胞,代替大量死亡的细胞。后人继承了前人的经验、知识,再加以创造和发展,就会超过前人。正因为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人类才有希望。因此,我们革命派、辩证唯物主义者是相信将来一定要比以往美好。从这点来说,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是“卑视既往,迷信将来”的。
后来者居上!这在旧道学论者看来是反常的现象,他们说:“那还了得吗?儿子要超过老子,徒弟要超过师傅,天下不是乱了吗?”旧道学论者自以为是最懂得历史的。其实,他们对历史是最无知的。因为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后来居上恰恰是最正常的现象。试看:尧时鲧治水无功被处死,他的儿子又奉命治水,结果洪水悉平,舜后来还禅位与他。司马谈是汉朝的史官,但是,在史学上做出成就,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史学家的,却是继承他事业的他的儿子司马迁。后魏李谧开始时拜孔璠为师,数年后,反过来孔璠请李谧为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世人传为佳话。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大师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却批判了柏拉图唯心主义的理念理论,对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例子,哪个不是后来居上?至于青年干大事的事例,那就更多了。战国时秦国有个甘罗,十二岁当了全权大使到赵国解决了大问题,回来当了秦始皇的上卿。汉朝有个贾谊,十八岁就以能诵诗属文闻名,二十几岁就当了太傅。项羽二十四岁起兵反抗秦军,九战皆捷。晋朝襄城被围,太守的小女儿荀灌只十三岁,率勇士数十,突围夜出,搬来救兵,解了重围。古代如此,在我们英雄辈出的社会主义时代,儿子比过老子,青年比过老年,妹妹比过哥哥,学问少的人比过学问多的人,更是处处皆是。现在许多优秀的乡干部、社干部都是青年。在带头创造新纪录革新技术的先进人物中,大量的也是青年。至于后进者赶过先进者,更是数不清了。事实上,我们的比先进、赶先进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称之为后来居上运动。落后者赶过先进者,被人赶过的原来的先进者,又再重新赶上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胜前人,自古已然,于今为烈,难道不是这样吗?
但是,仍旧还有一些人中了迷信之毒。他们除了迷信“洋”(洋人、洋书、洋货、留洋等)之外,还迷信“旧”和“古”。有人把资产阶级旧教授、旧专家,看成是“不可超越的天才”,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说什么“只要学到十分之一就够了”,甚至认为他们说话、走路都是“非凡”的,大有“望尘莫及”之感。有人把古代史看成是“一壶浓茶”,现代史则是“一杯白开水”。有人对文学作品则是非古典不读,藐视现代作品。这种对前人采取奴隶式的崇拜和模仿的人,当然是谈不到后来居上的,而只会“一代不如一代”。这些人不了解,一切的经验、知识和学问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今天我们既然有如此轰轰烈烈的伟大的实践,我们今天的经验、知识和学问,也一定要大大地超过前人。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是许多资产阶级旧教授、旧专家的致命的弱点。他们的一些死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常常站不住脚的。相反的,获得了解放的、从实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工农,他们的书本知识虽然没有旧教授、旧专家多,但是他们却是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和真正的、主要的创造者。“土专家”李始美、周南兴、蔡祖泉、王保京、周汉华等人的事例,就生动地证明了这点。资产阶级专家的本领再高,他们也只不过使旧中国年产几十万吨钢,而我们新中国钢的产量不但今天要达到七百多万吨,而且以后还要达到几千万吨,上万万吨。施耐庵所写的只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而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好汉又何止是几千、几万?他们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又何尝是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所能记载的。难道我们不能够预言:中国最伟大、最杰出的作品并不是由旧社会的古人写成的,而将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今人写成的?对前人采取迷信的态度,只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鲁迅先生说得好:“子孙对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父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人们都知道,孔夫子是一个大学问家,但是如果让他来做我们今天的科学院院长,那么我们就别想坐什么“东风牌”小汽车、喷气式飞机,而只能坐他周游列国时所坐的车了。应该看到,真正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我们这个时代才是开始。
正因为后来居上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为争取人类美好未来而斗争的共产党,总是十分重视青年的作用。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但是,青年在旧社会里却是被轻视的,是没有地位的。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是受到种种压抑,因此他们要想为社会作出些贡献,也总是要遇到重重的阻挠。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里,青年才受到了重视,才有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在我们新社会中,所有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崇高思想的前辈们,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青年。他们把年轻一代能够继承他们并且超过他们,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难道不应该抱有宏图大略,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做出更大的贡献来吗?
当然,我们说后来居上,并不是说年轻的就一定会超过年老的,也不是说,任何样子的青年都可以称之为新生力量。要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他首先必须是新生事物的代表者和促进者。有些右派分子以“革新者”、“新生力量”自居,但是他们不过是假借“革新者”之名,为死尸招魂,他们所积极推销的是修正主义的垃圾,他们所代表的是趋向死亡的事物,和我们所说的新生力量,毫无共同之点。我们青年首先要学会辨风向,要懂得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然后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辨风向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了解人民,要了解我们六亿人民的愿望。只有真正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的人,才是新生事物的代表者,才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党的八届二次大会所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正确地反映了我国六亿人民的最大利益和迫切要求。因此,具体来说,我们今天要学会辨风向,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切行动中坚决地贯彻党的这条总路线。我们知道,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虎父犬子”的例子。可见如果后人不努力,也同样会落后于前人。
只有“青出于蓝”才能“胜于蓝”。要超过前人,就必须学习前人。列宁教导我们“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离开了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去谈什么超过前人,那只是一种空话。虚心地学习前人,是超过前人的前提。学习,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就是前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一点也不敢改动。抱着这种学习态度,莫说不能超过前人,而且还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损害。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一成不变地搬用前人的经验,必然会与现实发生矛盾。另一种是创造性的学习态度,就是不但要虚心地吸取前人一切成功的、有用的经验和知识,而且还要敢于批判前人错误的、或者过时的经验和知识,敢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去创造新的经验和获得知识。显然,我们是赞成后一种的学习态度。那么,要不要承认权威呢?那我们先要看看是什么样的权威,是无产阶级权威,还是资产阶级权威;是真权威,还是假权威。是代表着真理的权威,当然我们是应该尊重的,这是我们革命事业所需要的。但是,尊重不等于迷信。我们知道,权威一旦脱离了群众,不注意向群众学习,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思想便可能僵化起来。相反的,既少经验,又少教条的学问较少的青年,却往往能够迅速看到真理,并且抓住真理。而且,权威形成的时候,也并不都是在白发苍苍,读破万卷书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写成“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才二十九岁。至于资产阶级的权威、假权威当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加以推翻。难道我们能够承认考证什么“王熙凤是大脚还是小脚”、“杨贵妃入宫时是否是处女”这样的“专家”是我们所需要的权威?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两条道路的斗争中,无产阶级在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思想战线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还在“奇货可居”,吓唬工农,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领域,作为他们盘踞的最后阵地。因此打破对资产阶级权威的迷信,夺取资产阶级的最后阵地,这不仅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所必须,而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后胜利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不要被权威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而要敢想、敢说、敢做。有了党的领导,只要我们辨清风向,抓住真理,就要一往直前,所向披靡。
有一些同志担心提倡后来居上,会使青年骄傲起来。当然,我们是反对青年人骄傲的。但是请想一想,是广大青年对前人抱着迷信的态度,因而不敢想,不敢做,不敢创造,这样对我们的事业好呢?还是敢想,敢做,敢创造这样对我们的事业好呢?诚然,会有一些青年,在敢想敢作当中和做出一些成绩之后,可能要来点骄傲,跌点跤子。但是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些青年因为骄傲自大跌了跤子,这对他们本人来说,可以从中记取教训。对于广大青年来说,也有了教育的反面材料,可以懂得谦虚的重要。何况,只要我们把道理讲清楚,骄傲是可以防止的。提倡后来居上,是要青年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加倍地去努力,而不是说青年有了什么可以骄傲的理由。后来居上只是尽了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我们是在前人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加以发展,而且,将来后人又会超过我们。这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本身是没有什么骄傲可言的。狂妄自大,只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我们的口号是:虚心地学习前人,勇敢地超过前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们,只要方向正确,就勇敢地破浪前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