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潮汕平原早稻丰收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8
第2版()
专栏:

潮汕平原早稻丰收见闻
本报记者
报喜
这几天,潮汕平原沉浸在早稻空前大丰收的喜悦里。金浦乡是潮汕平原南端潮阳县的一个普通乡村。18日记者到金浦乡南门社第十七队耕作区的时候,队长郑桃溪正在刚收获的稻子旁边忙着过秤,统计员拨弄着算盘。队里的一块田,去年亩产不过五百八十斤,今年早造也只估产六百五十斤。现在郑桃溪和郑允怡却说它亩产八百四十七斤。一个队员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等队长吩咐,撒腿向田里奔去,对收割稻子的人高声宣布这个喜讯。全个生产队禁不住欢呼大笑。郑银波骄傲地说:“等着瞧吧!更高的产量还在后头哩!”
社干部告诉记者说:郑桃溪队是这样兴高彩烈,别的队也一样。全乡一万亩早稻平均亩产达到六百五十六斤,比去年增产二成,都创造了历史纪录呢!
坟地上的收成
潮汕地区去冬今春进行了土地平整运动。坟地的稻子收成好吗?记者为了替读者找寻答案,19日赶到平整土地的发源地——澄海县冠山农业社。冠山社平整土地的时候,在西畔洋这三百三十四亩土地上下的功夫最多。现在这里稻田一片,排灌渠道整整齐齐,道路宽坦笔直,非常壮观;社员们正在抢收早稻。社员们说,这一片早稻每亩可收六百多斤,比未平整的东畔洋每亩多收一百多斤,共给农业社增加了二十万斤稻谷的收入。
几个月前,记者到冠山社西畔洋的时候,这里边坟墓林立,土堆凸凹。土堆和坟墓间隙的土地,农民把它叫做“咸园”、“盐场”,甘薯长得像豆子大,水稻根本长不出来。但经过社员们苦战了两个多月,付出十二万个劳动日,把这里一万三千多个坟墓移上山,搬掉六千多个土堆,在每亩耕地覆盖上一千一百担塘泥后,才使这些“咸园”、“盐场”换来了一个“丰产洋”的美名。可是,现在社主任周秋波又对记者说:“晚造社员们还决心进一步把这块‘丰产洋’改变为‘高产洋’”。
省委书记与农民
在揭阳县云光社的稻田里,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率领省委生产检查团的一些人员正和农民在一起割稻。骄阳当空,镰刀挥动处,时而“一”字儿排开地前进,时而中间突破成为“人”字形。陶铸同志和老农——全国丰产模范林炎城并肩地操作着,旁边还有社里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大伙干的欢,转眼间金黄的稻子收割了一大片。
打谷机达达响在割稻的人们背后。跟着,陶铸同志转过身来参加打谷。林炎城笑眼眯眯地赞美省委书记的好劳动。
陶铸同志身上的短袖线衣被汗水湿透了,但他像一个勤快惯了的老农一样,打谷刚停手,又随手拣起零落的谷穗来。
数谷穗的故事
前两天,澄海县滨海的军民友谊社,把解放军派来帮助割稻的三十多个官兵,带到围仔那一大片田里。真怪,副指导员冯德富脱下鞋子,就到田里弯下腰细数谷粒。刚入伍的战士莫名其妙。老战士向他们叙述了副指导员数谷粒的来历。
今年春天,也是这个副指导员冯德富,带领了一百一十多个战士日日夜夜在这里平整土地,亲手把原来横在田中间的大土坝搬走,填平了原来的大泥坑,还修了一条一百五十公尺长的大水沟。多少战士在这里滴过汗刈破过手脚。现在,副指导员和老战士,带着平整土地时曾经磨过血泡的那双手又来了,不过,这回是来收获血汗的果实。副指导员自然要数谷粒了。新战士听了,割禾的劲头更大了。
夜间营业
踏进潮安县庵埠镇,很多商店关上门,店门口贴着一张张纸条,上写“下乡割稻去了”等字样,镇里的人说,为了支援夏收,市场的秩序作了重新安排,白天下乡收割,夜里才开市。学校也放假了,医生分别到了农业社。
在郭垅农业社的稻田里,记者碰见庵埠镇商店的一群干部,他们割得虽然不够熟练,可是干劲很大。他们说,晚间回到镇上,就留一二人开店,其余的挑起货担到社员家里售卖。社员要什么,临时没有的,就登记起来明天送去。他们说,支援了夏收,也锻炼了自己。
傍晚,记者沿着潮汕公路回汕头,只见公路上挤着人,原来都是汕头的工人、市民、干部、学生、店员,他们也都是下乡帮助农业社割稻回家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