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芒种”(6月6日)——“夏至”(6月22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8
第2版()
专栏:半月农情

“芒种”(6月6日)——“夏至”(6月22日)
“芒种”到“夏至”间,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大部地区和内蒙古等地,旱象持续。由于干旱的影响,这些地区继续在这半个月里抢种晚秋作物和抢插水稻。河南在全省规模的抗旱播种运动中,每天以播种二百万亩的速度前进。许多新开稻区的抗旱插种也很紧张。安徽阜阳、蚌埠两个专区每天有五百七十万人抗旱抢种水稻、甘薯等。
这些干旱地区在抗旱抢种、抢插的同时,还付出足够的力量进行抗旱保苗。“旱象不低头,灌田不停留”“人人鼓干劲,天旱苗不旱”,已成了抗旱地区广大农业社员的行动口号。
“夏至”以前,长江流域等地的早稻部分开始抽穗,少数开镰收割。积极做好收获早稻,插栽晚稻的准备,是这些省份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早稻生长好、晚稻面积大、农活质量要求高,是南方稻区的普遍情况。许多农业社都根据今年这一新的情况,安排了劳力并准备了工具,以及提前制订了夏收夏种的具体计划。
福建、江西等省的一些季节较早的地区,继广东、广西以后,也在6月中旬开始收割早稻。从这些已开镰的地区看,今年早稻的单位产量普遍比去年高出很多。福建省龙溪专区根据早收地区收成的估计,全专区早稻平均亩产量可以超过五百斤。
北方地区的杂粮作物一般生长良好,早播的玉米、高粱已有半人多高。不少地区都抓紧这些作物生长旺季进行中耕、除虫、追肥等田间管理。结合夏锄普遍追肥是今年杂粮作物田间管理的新气象。改良工具也在追肥工作中开花结果了。许多地区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追肥车、追肥器等。以辽宁省铁岭地区说,在夏锄初期就创制了不下三十种追肥工具。比较大范围的使用工具追肥,也是往年少有的现象。
华北平原一些早种的马铃薯在6月中、下旬成熟。从少数收割的情况看,今年这项作物的收成也优于往年。
在这半个月里,大部地区的棉苗已有五、六个真叶,部分棉株逐渐现蕾。一些田间管理好的棉田现蕾期比去年早十天左右。由于今年夏收夏种工作量的增加,有些棉区推迟了棉田的间苗、定苗的时间。山东、河南、河北等省棉区的干旱,在这个期间仍没有解除。许多棉区为了加强棉田管理,已经注意了全面安排劳力问题。江苏南通棉区合理组织劳力、安排农活以后,棉田管理进展转快。“夏至”以前全区三百五十万亩棉田松土、锄草二次以上,并结合抗旱追了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