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永不褪色的红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01
第8版()
专栏:

永不褪色的红旗
刘甲
在我们党的第三十七个伟大的生日的前夕,我想起了不久前见到的申长林同志来,关于申长林同志的光荣历史,(他从1936年入党,1943年被奖励为陕甘宁边区模范党员,这称号一直保持到现在,他还是劳动模范)无须再做过多的介绍。他现在是中共延安地委的委员,又是延安县蟠龙区马家沟农业社党支部书记,但是他又是一个没有离开过生产岗位的普通劳动者。他要工作又要生产,工作上是模范,生产上也是模范。
我们听到周围群众对他的不少议论:
“老申嘛,好样的。那么大年纪了,大跃进上山修梯田,连年轻人都得在后面紧追。”
“数九寒天的黑夜,到前沟底里修水坝,大家劝他‘乱石沟路难走,老申上了年纪,不去了吧’,他话也不说,肩起铁锨来走在最前头。”
“老申说下的话,没有人不听;老申领下的路,没有人不走。”
后边一句话,活活画出了一个受人爱戴与群众血肉相连的领袖。我们国家里,党内外有许多真正的领袖人物,正是这种样子。“话说下没有人不听,路领下没有人不走。”倘不是久经考验,证实所说所行,完全符合大家的利益,怎会得到这样高的信任?
马家沟农业社有二百多只羊。因为缺乏经验,照管的不好,接连死了十来只。社里开大会讨论这件事,决定换一个人来拦羊,但是没有人愿意干。因为拦羊活虽不算太重,可是比起务庄稼来要格外费心。二百多只羊分散在陡坡上吃草,人要不断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照料,又要防着狼来咬,又要防着羊跌下山,又要照顾到所有的羊都吃饱,挪一次地方要点一次数。这活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更是不适宜的。但是申长林同志说话了:“没有人,我给咱拦上。”于是,他便拦起羊来了。
我们到他家的那一天,大约是下午的一点多钟。在山上作活的人,都已回村吃过中饭,有的已经歇晌睡觉了,只有申长林同志在山上拦羊还没有回来。
对于这样一个革命精神旺盛,精力充沛的人,在我们想像中,他一定是身高体大,肩宽臂圆,威威武武有着非凡力气的一条大汉,一见之后才明白,他只不过是一个年过花甲(六十四岁了)的老农民,头发已然雪白,背也微微的有些驼了。他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问他,现在工作和生产都在大跃进,申老这样大年纪,顶得下来吗?他很有风趣地笑着说:“你们看着这‘申老’老的不行了不是?老实说吧,要是早两年能够这样跃进一下,咱们延安早就变了样了。那里还等到现在呢?人要时常有个大奔头,才能不断进步的。”我们劝他,倒底是有了些年纪了,像黑夜修坝的事,可以不去了,让给年轻人们吧!他们不会计较的。
他摇了摇头说:“我这样的年纪能去;任谁就不能说不能去,你只要头前一走,别的人不用催就会来的。”他把这称作是“老经验”。
这是一面鲜红的永不褪色的旗子,是由这位伟大旗手的永不衰竭的革命精神所培育着的。这种革命精神的思想实质,就是要不断“跃进”,时常要求有一个“大奔头”。而它的方法,就是他的“老经验”,“自己要先走在前头”!“不断革命”的思想,加“率先行动”的表现,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作风。我们党因为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的党员而获得无尚的光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