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西充县农场保存甘薯经验 大窖储藏霉烂极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02
第2版()
专栏:

西充县农场保存甘薯经验
大窖储藏霉烂极少
新华社讯 新华社记者于竞祁、王焕斗报道:四川省西充县农场连续四年用大型地窖储存甘薯,霉烂极少。西充县已决定在全县推广这个经验。
西充县农民原有打窖储存甘薯的习惯,但每窖只能装两三千斤,平均霉烂在10%左右。西充县农场甘薯产量连年增加,上述储存方法不能适应需要。从1954年起,农场大胆突破常规,打了一个大型地窖,改进了保管方法,储存了五万多斤甘薯,效果很好。1956年又打了第二个窖,容量也是五万斤左右。四年来,农场每年在甘薯收获时(从10月底到11月)入窖,最长的时间一直储存到第二年6月。储存期间,仅有在挖薯或入窖时碰伤的甘薯有干黑或霉烂现象,经连同周围好薯及时剔出,每年挑出的不过二三百斤,最多没有超过五百斤。
窖藏的方法
(一)选好窖址。选择干燥的没有地下水的地方打窖。
(二)改进打窖方法。窖深六尺,长二丈二尺,宽一丈二尺,窖底稍小(即窖壁成斜形,防止崩塌)。窖口用细竹架在木梁上盖严,用碎草末调泥涂在竹上,留三个方形的进出口(兼通气口),盖上木板。窖上再用竹木搭成的屋顶形的草棚盖住,棚的两头向东西方向,以避免霜风吹入,并用草席遮好。地面与棚脚相接处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窖内。
窖内设置六个比窖深稍矮的竹编气筒,插在甘薯堆中。窖底铺一层干沙或碎石。
(三)入窖工作须细致周到。入窖前用火将窖壁消毒,打扫干净后再铺沙石。甘薯应先稍加晾晒,将有伤残的剔出。入窖时不能倾倒以防碰伤,可用木板垫上草席将甘薯滑下。堆放不能过满,应成凹形,既便于出入,又便于透气。根据当地农民习惯,农场在窖内还放入生姜三十斤到四十斤。
(四)勤检查、勤管理。入窖后的第一个月是储存管理最重要的时期,这时水分蒸发大,窖内温度高。每天应把通气口全部打开。晚上关窖后应放入干稻草吸收水分。约一个月以后,水分基本消失,就可改为三五天检查一次。个别发霉的应及时连同附近甘薯取出。
在西充考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认为这个农场的经验很重要。他们提出,这种薯窖还可以在底上开沟,在沟上增安排气筒,使薯窖下部散热蒸发加快。窖内可以多设一些固定温度计,排气筒还可以增加,窖也还可以打大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