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安徽开展棉花超计划增产运动 四川农民抓紧棉花现蕾期加强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09
第2版()
专栏:

安徽开展棉花超计划增产运动
四川农民抓紧棉花现蕾期加强管理
本报讯 从小麦大丰收中解放了思想的安徽农民,现正开展一个棉花超计划增产运动,决心向“百斤皮棉社”、“百斤皮棉县”、“百斤皮棉专区”的目标努力迈进。据各地汇报,今年培养的亩产皮棉五百斤至一千斤的高额丰产棉田有二十多万亩。广大农民要“粮食棉花齐增产,锦上添花满堂红”。
现在,全省三百九十多万亩棉花长得都很好,播种早的,已经现蕾,一部分麦茬棉花,也已有六七片真叶,青枝绿叶,生机勃勃。
今年,各地棉花的精耕细作程度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淮北地区今年彻底消灭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板地下种”习惯,全部棉田都进行了深耕细耙;沿江地区,普遍是“三犁三耙”,并且都筑了畦田。去年,平均每亩棉田只施肥五十担左右(每担一百斤,下同),今年淮北一般棉田每亩施肥五百担,重点棉田每亩施肥一千担,沿江则普遍为每亩二千担。由于大力推广了合理密植,今年每亩棉株数已从去年的平均三千株增加到四千五百株以上,最多的一亩达一万一千多株。
脚脚跟上,步步不漏,是今年安徽省加强棉田管理的显著特点。棉花出土以后,各地就开展了中耕除草工作。接着,各地农民又打破了“麦前不治棉蚜虫”的老习惯,普遍在收麦之前防治了一到二遍棉蚜虫,收麦之后,又普遍防治了一到二遍。这样早治、勤治,就使今年许多棉田出现了不卷叶、不红叶、不破叶的奇迹。
目前,第一阶段即从播种到现蕾的保苗阶段,已经结束;保蕾保桃的第二阶段,已经开始。为了进一步贯彻棉花增产的技术措施,省农业厅最近在望江县召开了现场会议,用参观、评比、讨论、大字报等方法,交流了经验,提出了棉花增产的技术措施,并且掀起了专区与专区,县与县之间的社会主义竞赛。
本报讯 四川省五百多万亩棉花生长茁壮,棉株茎红叶绿,花蕾初放,呈现丰收景象。
四川省的棉花也像其他粮食作物一样,今年作到了早、密、肥。各地一般选用了岱字、德字棉良种,播种时间提早了十五到二十天;每亩棉株由去年的三千多株增加到五千多株,施底肥量普遍增加一倍以上。在定苗前后,部分虫害严重的地区,曾和土蚕、蚜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射洪、遂宁等县有的农业社,曾补苗十多次之多,作到“有虫就治,缺苗就补”,保证了全苗。
目前,全省棉花进入大量现蕾的初花期,各地棉农正抓紧这一关键性的时机,作好各种田间管理工作。各地除抓紧施初花期追肥,增加伏桃产量,还打破秋花不能结桃的迷信,大量追施盛花期肥,以供给棉花后期所需的养料,保证秋花大量结桃增产。各地农民还在“治虫抓紧两头”的安排下,开始了后期治虫活动。全省除了准备供应比去年增加五至十倍的各种农药外,还大量发动棉农采用土农药。各地棉农还结合中耕,在棉田里挖好排水沟,作好防涝准备。(孙跃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