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以钢为纲,带动工业全面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09
第3版()
专栏:

以钢为纲,带动工业全面大跃进
安徽限时间定产量加速建厂
本报合肥电 安徽省决定利用从淮北到皖南蕴藏的丰富煤铁资源,把安徽迅速建成全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共安徽省委要求凡是有铁矿的地方,无论机关、工厂、农业社、学校、居民委员会都采用土法炼铁。省委机关带头自办四个小型高炉。
安徽采取了限定时间,规定产量,迅速发展钢铁工业的办法。全省最近计划要在今年建设三立方公尺以下的小高炉七千三百个,这些小高炉要在8月底全部建成投入生产。今年还将兴建三立方公尺以上的中、小型高炉二百三十六个。在炼钢方面,除了加快建设马鞍山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外,还要加快建设合肥、淮南、铜官山,芜湖、蚌埠、安庆等六个市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全省大多数的机械厂,将采取自制设备的办法,建设一个到两个一吨的炼钢转炉,争取在10月左右建成投入生产。每个有条件的县也要建设小型转炉。这些高炉和炼钢炉陆续建成,部分投入生产以后,今年要生产生铁七十万吨(1957年地方生铁产量只有一万多吨),生产钢十五万吨(1957年钢产量只有两千吨)。
各地群众发挥创造性,想出许多办法解决了炼铁、炼钢中的困难。蚌埠市熔炉工任谓卿,用土办法炼出了优质钢;合肥矿业学院学生孙茂科利用简陋设备,采取吹氧办法也炼出了优质钢。(附图片)
年产二万吨钢锭的安徽钢铁厂附属示范性小型转炉炼钢车间,已在“七一”投入生产。 宋庆涛摄
新建郑州市钢铁厂第一座高炉。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贵州今年建五个“九、五、四”
本报贵阳电 历史上从来不产钢的贵州省,正在大力发展炼钢工业。今年内将有年产四十万吨钢的炼钢设备投入生产。
省炼钢会议确定,今年要在贵阳、遵义、都匀、水城和福泉,各建一座“九、五、四”(即年产九万吨生铁、五万吨钢、四万吨钢材)的钢铁联合工厂,作为全省今后发展钢铁工业的骨干;同时要在省内各地安装起六十个小型炼钢转炉。
早在5月份,省有关领导部门就召集省内较大的机械厂、农具厂和铁工厂开会,对生产炼钢设备作了安排。现在,贵阳通用机械厂已先后生产出五座容量三百公斤钢的小型炼钢炉。贵阳翻砂厂已经把通用机械厂制成的小型炼钢炉安装起来,开始试炼。贵阳矿山机器厂安装起来的转炉,已经炼出低炭钢。
目前,一个全党全民增产生铁的运动,已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西北高寒山区的毕节专区,已经新建了一千五百多个土高炉。遵义专区已经生产出生铁一万七千多吨。
最近,中共贵州省委向全省发出指示,要求争取在7月底以前建好一万座炼铁土高炉,使今年生铁产量达到或超过五十万吨。浙江从四方面加紧工作
本报杭州电 浙江各地6月份以来开始兴建一批炼铁的小高炉和炼钢的小转炉,预计在今年国庆节前有七百五十个小高炉投入生产。
浙江各地依靠群众发现了丰富的铁矿资源。全省八十多个县市就发现有七十三个县市蕴藏着铁矿。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从四个方面加紧工作:首先是迅速摸清矿藏,开办采矿训练班,组织劳动力开采铁矿;其次是各地机械制造厂等加紧为七百五十个小高炉赶制水泵、鼓风机、动力机、转炉、行车、轧钢机等设备;第三,除研究利用砖瓦厂、陶器厂做耐火器材外,还积极推广用炭捣炉腹、炉底来代替耐火砖,交通沿线正在兴建大批炼焦窑;第四,采取各种办法培养技术力量。各县都选送一批工人到浙江钢铁厂和绍兴钢铁厂学习炼铁技术。
湖北以土带洋又快又省
本报武汉电 湖北省采取分散炼铁、重点炼钢的办法,加速发展钢铁工业。
今年全省正在兴建和即将兴建的小高炉有二百多座。围绕着这些小高炉,星罗棋布地建立数以千计的土高炉;明年年底以前将在七个重点县市建成七个炼钢厂。这七个炼钢厂,目前已经全面施工的有黄石钢铁厂和鄂城钢铁厂;其中黄石钢铁厂的一号高炉,已经提前建成并开始出铁。
各地在发展钢铁工业的过程中,首先在有铁矿资源的地区,放手发展土法炼铁,然后以土带洋,用土铁支援小高炉的建设。这种作法又快又省。宜都县就是用这个办法在7月上旬以前建成二十座土高炉,用土铁支援建设三座小高炉,今年就可生产生铁一万多吨。另外,宜昌、襄阳、黄冈专区一部分机械农具工厂,也利用本厂的设备,制造小高炉,炼铁自用或支援别人。襄阳农业机械厂职工,用四十多天时间制造和安装了一座容积五立方公尺的小高炉。这个工厂今年计划为周围各县制造五十套小高炉设备。
陕西大力制造设备培训人员
本报西安电 陕西省采用革命办法,从无到有地发展钢铁工业。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十座小高炉中,日产十吨生铁的临潼炼铁炉和铜川日产二吨的炼铁炉等已流出铁水。
为了解决制造炼铁设备所需材料问题,各地正在清仓和开展群众性搜集废钢铁运动。目前,各地群众已经搜集了三百多吨废、旧钢铁,通过清理仓库和向国营大厂借用,也集中了七百多吨材料,让机械工业先制造冶金设备。第一批小高炉用的动力设备,有一部分是从纺织和水利等部门调剂的。各县之间也互相支援。例如,咸阳县就把准备办面粉厂的鼓风机调给鄠县办小高炉。
陕西省很注意培养发展钢铁工业的技术力量。在临潼建设全省第一座小高炉时,从华北借用的八名建炉工人,带着各县派来的七十多名瓦工,边建设边训练。快建成时,老工人又分别带新工人到各地再建新炉,继续扩大培训规模。各县还抽出二百七十多名新工人分两批到四川、湖南、云南、江苏四省学习炼铁技术;各地调来的九十多个人正在西安学习成品化验。另外,还要办技术学校。
江苏全民动员猛干三月
本报南京电 一向以轻工业发达著名的江苏省,全民动手,改变钢铁工业的“真空”状况。
南京市在十天之内就做到了土法炼钢遍地开花。资源比较丰富的镇江专区,今年要兴建零点八公尺的小高炉二千个到二千五百个,保证出铁十五万吨。戚墅堰机车厂用零点三吨贝氏小转炉,将土法炼出的铁水炼成了钢。单是这一个小转炉,就可年产钢四千吨。许多纺织工厂都在利用修理车间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大炼钢铁。不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商店店员、手工业工人和居民也投入了大搞钢铁的浪潮。常州戚墅堰区一个区的居民就搜集了六十五吨耐火砖。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用一只汽油桶和猪圈里找出来的耐火砖,炼出了中炭钢;现在全校已将炼钢作为勤工俭学的内容之一,预计到年底可以炼钢一百五十吨。
在大搞土法炼钢炼铁的同时,全省四个年产三十万吨到四十万吨钢的中型钢铁工厂,也在加紧设计和施工,争取早日投入生产。
全省计划在7、8、9三个月内猛干一场,到9月底产钢四万四千吨到六万吨。
河南大建小高炉
本报郑州电 河南省采取以土高炉和简易小高炉为主,逐步走向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方针,发展钢铁工业。目前,全省正在开展一个群众性的小高炉炼铁运动。在今年内可建成土高炉和简易小高炉三万多座,炼铁能力可达到四百万吨。全省几个城市和较大的机械制造厂,要建轧钢、炼钢厂三十六个。现在,全省已经投入生产的小高炉和土高炉有六百多座,炼出了一万多吨生铁。这种土高炉一般只需投资三十元左右,十天就能建成,可以日产生铁五百斤到一千斤;半土半洋的简易小高炉半个月可以建成,每个投资一万多元,日产生铁三吨到五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