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把竞赛公开出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10
第4版()
专栏:

把竞赛公开出来
于蜀
在这大跃进的高潮中,很多县与县、乡与乡、社与社之间都饱和着竞赛的心理:你要亩产双千斤,我的亩产还要超过双千斤;你要粮食产量翻一番,我的粮食产量至少也要增加百分之百。竞赛的内容很具体了,可是,竞赛的形式却没有。彼此只是心照不宣,埋头苦干。
为什么?据说原因有二:有些人认为,大跃进嘛,关键在于实干,不应该虚喊。四川温江专区有些县、乡、社的干部就有这种看法。显然,这是把革命竞赛同形式主义混为一谈了。形式主义固然应该反对,因为它只是虚喊,不但无补于实干,还会影响实干。但是,有了竞赛的内容,再赋以竞赛的形式,有了实干,再加上实喊,让形式促进内容,让实喊推动实干,这决不是形式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对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理解。
还有一些人认为,悄悄地竞赛一下还可以,公开竞赛可不行,万一赛不赢岂不丢人。中共四川温江县委有的书记就有这种看法。郫县要争取亩产双千斤,春天就曾向各县提出挑战(当时指标还低些),温江也向这个目标奋斗,但是至今都不敢公开应战。实际上这两个县的自然条件同样好,都在川西的锦绣平原上,一向就有“金温江、银郫县”之称,去年郫县平均亩产一千斤,温江也接近一千斤,旗鼓相当,完全可以竞赛。那些耽心赛不赢的同志其实不懂得,如果把竞赛限制在“悄悄地”状态中,赢的可能不大的话,把竞赛公开起来,赢的可能倒会大起来。道理很简单,这样竞赛的目标更明确,群众的干劲会更饱满,赛赢的可能就更容易变成现实。竞赛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很积极的意义。
当然,“万一”赛不赢的情况不能说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要紧,只要自己在竞赛中严肃认真,苦干实干,这就达到了竞赛的目的:促进别人,促进自己,也就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光明磊落,人所共鉴,何丢脸之可言。
一切条件相当而又愿意竞赛的单位,还是拿出共产主义的勇气,把竞赛从“悄悄地”状态中解放出来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