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一篇报道的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10
第8版()
专栏:跃进之歌

一篇报道的由来
浙江嘉兴民丰造纸厂 叶友堂
我坐在厂报编辑室里,忙着编发明天出版的铅印报稿子。这几天的来稿真是多,而且几乎每篇都报道厂里在技术革新上的好消息,我真恨不得能把每篇稿子都登上去,可是,哪来这么多版面呢?说实话,这个时候,做编辑的可真为难啊!
我正踌躇在这个问题上时,电话铃响了。
“是老叶吗?”我一拿起话筒,对方就问。
“是,你是谁?”
“快来,快来,我们想请教你关于登广告的事。”
“哎哟哟,厂报又不登广告。你是谁?”
“我,我,我们是电修工段全体。电话里说不清,你来了再商量。”
一进电修工段,只见十多个人围着一张工作台,像是在开会。工段长曹德海一见我,就迫不及待地对我说:
“老叶,领导上已经正式同意我们办‘卫星厂’。我们办的是‘电机修配厂’。现在,劳动力安排和材料供应都已筹备就绪,可就是没有人送电气设备来修,所以请你来商量,登一个广告。”
原来是办“卫星厂”的事!
在早几天,开职工代表大会的第一天,党委书记在会上作了形势报告,传达了省委关于工业发展的报告。报告一完,代表们就赶忙回小组传达。这一传达,就像猛火烧滚油,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电修工段的人就在代表们传达后接着讨论开了:办工厂,办工厂,多办一个工厂,社会主义多增一分力量!多办一个工厂,祖国的工业多开一朵鲜花!
“可办什么厂呢?”小伙子于顺问。
“办什么厂?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电气工人,就办‘电机修配厂’!”不多讲话的郁宝富老师傅胸有成竹地说。
“办得起来吗?我们一共只有十六个人,除正常生产任务外,今年四季度还有两台新造纸机的电气设备安装任务,人力,时间,这些实际问题要郑重考虑。”曹德海说。
“人,十六个,时间,有‘业余’,这还成问题?”寿信道这小伙子回话了。他说话,简单扼要,干净利落;曹德海老师傅就愿听他的。
“可是材料呢?”曹师傅为难地说。
“这省事,厂里多的是呆滞材料和废料,捡去嘛!”于顺说。
大家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了好久,最后,一致同意:条件具备,可以办起来。
正在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技术员陈阿楷突然提出了个问题:“咱们这个‘电机修配厂’修配什么呢?”这个问题提得真是又突然又似乎令人好笑。修什么?吕达赶忙回答:“嘿,还是技术员呢,‘电机修配厂’修什么也会问!依我说,凡是电气设备,咱们统统修理:冷,冷到电冰箱,热,热到电热;高,高到高频,低,低到低压;大,大到最大的马达,小,小到电灯开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咱们这个修配厂,什么都修!”
他这一说,人们都禁不住笑了起来。最后,还是郁宝富老师傅说:“别不真不假,陈技术员这问题提得挺重要。我看,咱们的服务主要对象应该是农村,凡农业社的电气设备,一应修理。城镇的工厂电气设备,咱们有条件,就来个技术上指导。”
“那么说,电风箱,电熨斗的生意是不做的了?”有人风趣地轻声问。
现在,电修工段的“电机修配厂”筹备定当了,看样子他们是要开始营业,我真替他们高兴。可是,这登广告的事,倒真有些使我为难:厂报上登广告只能给自己人看,农业社又不订咱们厂报,他们无论如何是看不见的。
“这样吧,把你们的业务范围写一写,在省报和专区报纸上登一个广告,不就得了吗!”我总算想出办法了。
我这一说,大伙可乐了。但郁宝富这老头却不赞成。他说:“你这算是什么主意!真是败家子!咱们事情还没做,你就想破钞啦,你知道报上登广告要花多少钱!”
他这一说,我真有些惭愧了,怎么会想出这个鬼办法来呢!
大伙也刹时沉寂下来,想了半天,没有主意。
末了,还是郁宝富老师傅说:“算啦,算啦,不登广告啦!还是写几张同篮球比赛一样的‘海报’,城内大街小弄去贴一贴,东门和西门农民进城的多,多贴几张。于顺,去写吧!”
“有了,有了,”寿信道突然说:“老叶,你不是省报通讯员吗?写一个消息,说咱们厂办了一个‘卫星厂’,为农业社修理电气设备。报纸一登,各乡各村不就都知道了吗!你看怎么样?老实说,这个事也值得报道一下吧……”
他话还没说完,人们立时簇拥着我,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说稿子的内容,我兴奋地写着,差点儿把家里等着发稿的事都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