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阅读
  • 0回复

跳出圈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11
第8版()
专栏:跃进之歌

跳出圈外
天津织染厂工人 万国儒
一跃进,保全组的活儿不够“吃”了,大伙满身干劲没处施展,就光拿组长老安头撒气。
“我们混身憋的难受,你当组长的看不见吗?跃进,咱们简直是泄劲!”
其实,任务不够干的,老安头比谁都着急,只不过他是一组之长,硬把火压在心里罢了。
今天保全组又开“家务会”,这个会开得很糟。因为下月份的任务下来了,一安排有八个工作日没活可干,而且,负责技术革新的霍师傅又把两项新建议提出来。这两项建议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一项是用机器代替人工锉扁螺丝;一项是“双车锉扁法”。这样一来,下月份的活就更不够干了。经过测算要有十二天敷余工时,就是说,要有十二天大伙得挨“饿”。
于是,大伙就不再正正经经地讨论计划了,一对一句的刁难起组长来。这个说:“这月份就闲得我骨头节疼,下月还让人呆着?”那个说:“用什么办法制我都行,就是三天不吃饭也可以,可是不给活干,我受不了!”
大伙正七言八语发牢骚,忽然院外有谁又敲起报捷的锣鼓来了。从跃进以来,这是种新风俗,那个组搞出点什么事迹,都要锣鼓喧天大闹一番,就像得着理似的,把鼓敲得雷响,让人听了心血往上冲。
可是,这火暴的锣鼓声音,对于保全组说来是扎心的。他们还没有一次敲锣打鼓的在全厂人们面前光彩过,抬着大红牌向党委报捷。因为活不够干,他们都觉着比别的小组矮一头,就连看热闹的勇气也不大了。
说起保全组活不够干的事来,前两三个月就发生了。
在此以前,他们干的尽是磨坊驴——听喝的活。比如,人家生产小组机器坏了,找他们来,他们才拿鎯头找扳子去修,又慢又耽搁人家生产。
跃进后,他们也跃进了,变被动为主动,实行起循环修机法,由等活干变成找活干。可是他们跃进,人家生产小组也没小步跑。生产小组除了本工作上改进外,又想出一个跳出圈外的办法;机器出了毛病,自己动手修理,不再去找保全组,把保全组给甩了。
这一甩,管修机的就没活可干了,他们找各生产小组去打架,说人家抢走了他们的活。可人家生产小组的理由很充足:自己开机器自己修、又快又拿准。没办法,他们只好把专门修理机器的人调到机件制造这部分来。可是机件制造的任务也并不怎么忙,原来二十来人,专给本厂制造机器零件就不够忙活的,这人一增多,就更显得人多活少了。再加上人们闹革新技术,今天他改进这个,明天他改进那个,三下五除二,离月底差七八天就把任务“吃光”了。
因为吃不饱,组长老安头曾找过车间主任白永义好多次,可他没想到,主任也正为任务不足急得脑袋胀呢。
过去,老安头找到主任,主任说:“你们的工作性质不同,你是辅助工序,明白吗?主要是维护机器,修理好不停车,做到这一点就算百分之百完成任务了。至于活不够干,咳,这是好现象,这足以证明你们的工作干得倍棒,活少,就轻松点吧,你们和消防队员一样,呆着是光荣的。”就这样连说带哄,把老安头就哄弄走了。
这回,老安头跑到主任办公室,见屋子里满喳喳一大屋子人。这是夜里十点多钟,屋里灯光被烟雾染成黄白色,屋子里的人都是找主任增加任务的。声音很嘈乱,好像在打架。
主任白永义,被人们包围着,哑着嗓子喊:
“昨天你说提高产量20%,今天怎么又多了?”
“这能怨我吗?”听语音,老安头知道那是缝纫组长谢明,“昨天一学习总路线,今天大伙就实行了快速接布法,于是产量又大大地提高了。”
“这不能算数。”主任说,“以后谁要是提高产量必须提前登记。如果谁偷偷干了,到月底活供不上,就要他负停工的全部责任。”
“可我们这是今天提高的呀?”
“那也不行,批不准。下边谁谈?”主任冲着别人喊。
老安头轮在最后,心里急得直冒烟。好容易挨上了,可主任一见是他,忙把手一摆说:“老伙计,你的问题解决不了!”
“为什么?”老安头按不住火了。
“不是说过几次了吗?你们组的工作性质不同。”
“又来这一套!”老安头吼着,
“今儿说定了,要再不给我们解决问题,我这个组长不干了!”
“可是,这有什么办法?”主任咂着牙花子,“你说怎么好?”
“我们也要跳出圈外!”老安头把还未成熟的想法,脱口说出来,“现在不跳出圈外不行,你看,生产小组硬抢走我们保全的活,这不是跳出圈外吗?咱们是染厂,今个染土布、沙发布,这不也跳出圈外了吗?我们保全组也要跳出光制造本厂机件这个圈,对外加工,给别的工厂做机器。”
“什么?”主任大吃一惊,“咱们是染厂,不是铁工厂,制机器?你想到哪去了?”
“现在要打破常规,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是咱们能制造机器吗?”
“怎么不能?”
“人家谁有机器让咱们制造?”
这句话问得老安头不吱声了。真的,到哪找造机器的主儿啊?
就这时候,只听院外一阵大乱,有人跑进屋来喊到:
“天大的喜事,不用染料染棉布试制成功了!”这一喊不要紧,人们再顾不得吵什么了,像潮水一样,向车间奔去。
屋里就剩下老安头自己了。他一把没拽住主任,就一个人生起气来。对于不用染料染布的消息,尽管他是外行,可也明白,这是人家小组又创造了新的奇迹。结合这些,他想到自己的小组,就越发气恼起来:“给他张大字报!”他在气头上,看到桌子上摆着笔墨,抓过纸来,就写开了。
他本想批评一下主任的保守思想,但写着写着就走题了。他写起小组“吃不饱”的经过来了。越写越多,心里还有点难过,不知又怎么委屈上来,写下六句顺口溜:
空有冲天劲,没活难上难,
擂台不敢上,比武没有咱,
同在大跃进,向谁去诉冤?
写完之后,他把大字报贴到院里最明显的地方,就回去睡觉了。
他醒来就又想到他们保全组的事,正想着,见精炼组长赵旺,像阵风似的闯了进来。
“你这老家伙,写了大字报倒没事了。”
“有什么事呀,我们的活全让你们给抢走了,没活可干,只能睡安心觉呗!”
“你这家伙,别光老挖苦人!”赵旺大声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来了吗?”
“跃进突出,美的,闲着没事蹓吧。”
“你是想错了。我是来告诉你一件大喜事。”“是这样:今个早上一下班,大伙就看见你那张大字报,觉着你提得对。本来吗,你们这么多人,光给厂子制机件,是没法把劲全使出来,也应当找些计划外产品。大伙一讨论,觉着你们组‘饿’得太可怜了,连困劲也没了,分头为你们找路子‘打食’去了。”
“找什么路子?”老安头这时一?碌坐起来。
“你听我说呀,我们下夜班的全部人马一齐出动,个人去个人认识的工厂去打听,你猜这一打听怎么样呀?”
“有没有?”老安头瞪着眼问。
“有。有的是,”赵旺不再故意的使老安头着急了,“很多厂子都在扩建,缺机器,缺零件,正找铁工厂加工找不到碴呢。”
“是真的吗?”
“谁诳你!”
“好了!”老安头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翻下来,连鞋也没顾得蹬,穿着背心就往外跑,可巧,外面也慌慌张张进来一个人,两人正好撞个满怀。
来人正是车间主任白永义。只见他捂着撞酸了的鼻子喊:“你这老家伙,为什么事先不登记呀?现在你快到厂子看看去吧,乱了营啦,不少厂子的厂长、书记全来啦。厂长要我赶快找你去。听说,他们是向咱们厂求援,做零件做机器。他们的耳朵也不知怎么这样长,怎么知道咱们没活干?可是,咱们究竟有多少敷余工时呢?除了做工厂的零件,能给厂外做多少,都能做什么?……”
他光顾自己捂鼻盖脸地喊,老安头早跑得没影儿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