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钢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14
第8版()
专栏:

钢桥
顾工

公路局长和工程师一起站在一块险峻的石岩上,脚下是白沫喷溅的涧水,对面是一块突兀的悬崖。
“你看,桥什么时候能够搭起来?”局长问。
“三个月”,工程师咬着嘴唇,狠了狠心说。
“不能再快点吗?”局长逼视着问。
“这是钢桥啊!这不是浮桥,”工程师总觉得这位领导同志把一切问题看得太简单。
“我搭过浮桥,我当工兵的时候,搭一道半华里长的浮桥,只用了三分钟!”
“可是钢桥究竟是钢桥啊!”
“正因为是钢桥,所以我才给你三天的时间。”
“三天?!”若不是站在这块险峻的石岩上,工程师真会跳起脚来的。
“三天”,局长的话,像刀切似地,似乎一秒钟也不能再多给。
“可是没有铆钉啊!铆钉从内地运到这里,起码就得三个星期。”
工程师紧挤着眉头,提出了不可克服的难题。
局长沉吟了一下——他的思考过程总是很快的:一堆乱麻,在他的脑子里,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缕成了绳子。他回答:“明天,明天我就把铆钉交给你!”
明天?!工程师呆住了。咳!这简直比草船借箭还神奇。

局长回到他的老部队来了。这个工兵团里的军官,他差不多都能叫出名字来。他还能记住谁是在那年参军的;谁在那年打过一个漂亮仗;谁在那年闹过情绪。……他当过他们的政委。现在,他穿着一身深一块、浅一块的蓝布衣服,站在他们中间。
军官们的情绪都沸腾起来——老首长突然来到了。
局长坐在帐篷边的风箱上,意趣横生地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现在不是来下达命令,我是来提出一点请求,看看能不能办到?”
“能!”站在他边上的团长响亮地回答。
在局长当团长的时候,这位团长是出色的尖刀连连长。无论交代他一个什么艰险的任务,他总是先回答了这个“能”字,然后再去考虑——他不同于有些人,先考虑好了,再来回答。
这个熟悉的回答,使局长更加高兴:“你们谁会打铁?”
“我!”军官们就像回答口令一样,大声地喊着。
“谁在冷却部工作过?”
“我!”又有几个连、排长振奋地答应。
“谁当过铆工?”
“我!”只剩下一个高亢的声音了——是一位精精壮壮的指导员。
其实,局长这些话都有些明知故问,他对这些老部下的出身、成份、来龙去脉是很清楚的。
“好,我现在就聘请你作我们的技术顾问。”
局长对指导员说完这句话,又站到团长的面前,团长几乎屏住了气息——他知道这位老首长的习惯,在交代一个艰巨的任务的时候,他总是喜欢靠近你,站到你的面前。
“谢谢你,再来打个突击战吧!请你马上集合部队,照我刚才对你们说过的话,再对战士们说一遍——叫当过铆工的同志站出来:向前一步走!”……

这天夜里,整个山谷都是明晃晃的,整个天空都是红艳艳的。到处都是拉风箱的声音,叮叮当当的打铁的声音。总之,这个旷古无人的深山野岭,今夜真是热闹非凡。
第二天,天上一两片薄云刚刚被阳光染红,局长就来拍打工程师住的帐篷了。工程师揉开眼睛,就见一颗一颗才出炉的铆钉,一堆一堆晶晶亮亮的铆钉,放到他的床头了,弄得这位工程师张口结舌,实在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共青团员在钢梁上爬上爬下,共产党员在半空中喷着电焊的火花,所有的军官、战士和公路局的技工,没有一秒钟的偷闲,没有一小时的睡眠,一口气干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的早晨,一座钢桥,就横跨在湍急的涧水上面,就平卧在巉岩和悬崖的中间。在这里滞留已久的车队,一辆接着一辆平稳地行驶过去了。
公路局长又站到那块险峻的岩石上,出神地望着在脚跟前川流不息的车队。片刻,他又斜过脸来对工程师说:
“我看以后架这样的钢桥,还可以再提前十二个小时!”
这回,工程师的心里虽然还有不少的问号和惊叹号,可是在口头上却什么道理都讲不出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