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曲艺会演头三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05
第8版()
专栏:

曲艺会演头三天
陶钝
全国曲艺会演汇集首都的有近百的各地曲种,二百多个节目,三百多个艺人,在曲艺界说来是空前的。从8月1日开幕到今天已经演出三天了。在这三天的节目中,已经可以看出,曲艺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方针下,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从节目内容上来说,反映现代生活的——包括宣传总路线和反对美英帝国主义侵略中东的,占三天的节目的80%以上。这些新节目大部分是为了配合政治运动赶写出来的,但是这些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并没有因为赶任务就降低;相反,它们大都是生动活泼动人心弦的。例如河北省的西河大鼓“龙王辞职”、湖北省的渔鼓“迷路记”,都是掌握了传统曲艺的技术写出了逸趣横生和深刻动人的故事。把今天生产大跃进中鼓足干劲,人力大过神力,和资本主义碰壁的道路指出来了。在表演艺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革,福建省的阮世池演唱“不靠天”,他那种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通过他愉快的声音和从容地弄着三件乐器,表达的非常充分。部队代表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运用熟练到艺术化了的身段和声音,表达解放军中的英勇机智的“侦察兵”,使人感觉到他在舞台上像生龙活虎一般。在传统节目方面,如河南坠子的“李逵夺鱼”,山东大鼓的“草船借箭”、福建伬唱的“思凡”都是传统的优秀作品,也有传统的优秀的表演艺术,将会长久地流传下去的。
这三天的会演中,从演员的年龄来看,有七十岁的老艺人,当他们引吭高歌的时候,声震全场,觉得他们人虽然老了而艺术还年青。也有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演员,看了他们的节目,你就不能不惊异他们学会的这么快,这么好,使人对曲艺后一代充满希望。此外,这次曲艺会演有很多新文艺工作者,戏剧工作者音乐工作者参加。特别是民歌演员还参加了演唱,从它们的表演的内容、形式来看一点也没有不调和,使我们更相信曲艺和民歌原来是一家。如果继续在一起会起交流作用。尽管唱民歌有的是“洋嗓子”,曲艺是“土嗓子”,可是“土”“洋”交合有什么不好呢?
看了三天就说十天的节目一定都好可能是主观,但是“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这不是我们看生产工作的好方法吗?我们也用它来大概地估计这次曲艺会演。可以预期在曲艺创作演出方面,接受了优良传统,交流了各地新节目创作演出的经验,会有很大的提高。曲艺工作者和戏剧、音乐工作者接触以后双方都会受益。城市与农村,老年与青年互相学习都会有更大的进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