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敖汉旗的绵羊改良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07
第5版()
专栏:

敖汉旗的绵羊改良工作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委书记 于恩波
敖汉旗绵羊改良工作是从1951年开始的,当时首先在哈萨吐?查(乡名)建立了一处绵羊牧场,几年来这个场子不仅在绵羊改良工作上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而且还推广了细毛种羊一千五百余只,现在场内还保有五千余只种羊。这个场子已成为我们绵羊改良的基地。
在群众中开展绵羊改良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1年到1952年,是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树立样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3年以后,采取了以点串点,点点带片,遍地开花的大搞阶段。1953年全旗十二个区二百零五个村,就在六个区三十一个村设立了十九处人工授精站。到1956年就普及到全旗,共设五十个站,七十四个输精点,配母羊两万一千多只。到1957年共配母羊七万三千多只,1958年全旗共保存改良羊三万五千余只,基本上达到了乡乡、社社都有改良羊,并出现了十二个绵羊改良化的社,五十五个改良化屯,哈萨吐?查等地有十六个羊群全部变成了改良羊。
经过几年来的改良,羊的质量上已有显著的提高。如本地羊初生重仅五点六斤,一代改良羔羊六点八斤,体重增加了六百克。一代一岁半的去势羊,屠宰后的净肉量为三十六点四斤,本地羯羊则仅为二十点五斤。产毛量也有显著提高。绵羊牧场一代成年母羊剪毛量为五点一斤,二代羊八点六斤,三代羊剪毛量为九点二斤,比本地羊提高二点四倍。在目前群众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春毛产量一代羊平均比本地羊毛提高70%。在羊毛的细度上,二代以上的羊就基本上消灭了死毛和发毛,符合国家毛纺工业的要求。
由于羊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大大增加了社员的收入。据平顶庙乡的调查,本地羊一千四百多只,平均每只羊毛的收入为一点九七元,改良羊一千二百多只平均每只收入五点零五元,每只改良羊毛的收入相等于两只多本地羊毛的收入。该乡五四社1958年的调查,四百多只本地羊共产毛一千三百多斤,每只羊平均产毛二点七斤;一千六百多只改良羊共产毛七千多斤,每只平均产毛四点七斤,改良羊每只毛的价值八元多,超过本地羊收入的两倍以上。群众反映:养一只改良羊等于种一亩地,养十只改良羊,全家老少不愁吃穿。几年来我旗供给国家细毛、半细毛达二十六万余斤,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工业建设,同时也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通过人工授精杂交改良,进一步减少了母羊不孕率,双胎率显著增加了。如友谊社,1957年利用细毛种公羊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母羊七百六十一只,其中有九十二只母羊下了双羔,双羔率占12%。
通过几年来的实际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验:
(一)政治挂帅,全党动手,是搞好绵羊改良工作的基本条件。
我们在开展绵羊改良工作上,碰到的问题,是旧的思想抵触,没经验,特别是技术力量、器材、设备等更感不足。有些群众开始不相信改良羊的好处,我们就先搞试验点,树立样子,让群众看;种羊不足,我们就大力去办种羊场,作到了种羊自给有余;没有经验,就通过培养典型,领导亲自抓;技术力量不足,就大量培养农牧民人工授精技术员。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和绵羊改良事业,彻底克服重农轻牧思想,我们坚决执行了农牧并重的生产方针。
(二)层层建立组织,从上到下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我们在绵羊改良工作上,旗有旗委书记、旗长,乡有乡委书记、乡长,社、队也都有一名强有力的主任和队长专管绵羊改良工作。从技术机构来看,也构成了一个健全的系统。比如旗有绵羊改良辅导站,畜牧兽医工作站,化验室;乡有联合畜牧兽医工作站(共有十处)。每年到配种季节还设立几十处配种站和输精点,社社还成立了畜牧技术指导委员会。
为了适应今后高速度的繁殖山绵羊和改良工作,现在旗乡还成立了牲畜改良委员会,乡设立了牲畜改良中心站,社设立了绵羊人工授精站、大家畜配种站、兽医防治站。这是保证搞好绵羊改良工作的一项主要的组织措施。
(三)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是多快好省的方法。
最初,群众对绵羊采用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羊种存有许多顾虑。如怕不准胎;怕准胎后因种羊个子大,发生难产;怕改良羊不好侍弄;怕改良羊肉不好吃;怕出花羔不值钱;怕穿不上羊皮袄等等。要依靠群众,就必须先解除群众的顾虑,叫他们先了解到改良羊的好处。搞多点示范,到处树立改良羊的样子,就随时组织群众到现场参观,并结合实际操作,当场给群众表演。为了解除群众的顾虑,并以当地最生动的实例,广泛的开展了宣传鼓动工作。当他们看到改良的好处后,不但不怀疑,而且积极要求改良。这是依靠群众的思想基础。
随着绵羊改良工作的开展,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技术力量远远赶不上需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1954年以前,我们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寄托在上级给派技术干部,把绵羊改良工作看得过于神秘,不相信群众,因而也就不愿意把技术交给群众。实践的经验告诉了我们,搞好绵羊改良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大胆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此,我们从1954年以后,就彻底的扭转了由国家包办的现象,群众性的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为了发挥合作社的积极性,我们从1956年起就将绵羊人工授精器材、药品全部作价交社,价款由社在二、三年内分期偿还,器材药品的消耗由国家按定额报销。这不仅加强了合作社改良绵羊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解决了技术不足的困难,而且也节省了国家资金,1956年仅燃料费和其他杂项开支就给国家节省了六千余元。我们从今年起把种羊也要下放到合作社。
(四)改良羊种和改进饲养管理同时并举才能巩固和不断提高改良绵羊的生产性能。
饲养管理水平跟不上杂交改良羊的生活需要,是我们在绵羊改良中遇到的突出的问题。引用细毛种羊杂交改良,随着改良代数的提高,必须与此相适应的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经营水平。可是我们在头二年就只抓改良,忽视了改善饲养管理,特别是由于过冬过春饲草贮备不足,不少地方杂交改良羔羊死亡率比本地羊增加了,产毛量也未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在群众中,甚至在一些干部中,就认为改良羊不好经营,越改越退化。因而就得出了这样一种说法,一年搞点,二年大搞,三年收摊子。并较普遍的认为,改良到二代以后就不能再继续进行改良。
杂交改良必须与改善饲养管理同时并举。在改进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采取了下面几项措施:
第一,积极建立饲料基地,贮备足够饲草。第二,保护母畜,提高母畜的比重。第三,抓好膘配好种。第四,整顿畜群,实行按类分等管理,分群放牧。第五,改善圈棚设备。第六,加强疫病防治工作。第七,牧工是直接生产者,因此,选择优秀社员当牧工,对于发展畜牧业生产,搞好牲畜改良起着直接的作用。
(五)坚持农牧结合的方针。
我们过去在执行这个方针上,曾有过左右摇摆的偏向,在牧区曾一度发生过独立发展牧业,忽视农业及多种经营的偏向。在这种情况下,牧业生产非但没有迅速发展反而变得更缓慢了。当采取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时,便取得了农牧业双丰收。从我旗农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农牧业生产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和作用是极为密切的。1950年敖汉农业是大丰收年,而次年大家畜纯增率为20%,羊为35.1%;1951年农业是正常年,大家畜纯增16%,羊为20%;1952年农业是歉收年,次年大家畜纯增为11%,羊为13%;1953年农业是丰收年,次年大家畜纯增15%,羊为33.6%。最近几年来表现得更为显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