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防风防水淤地护地解决群众困难 丁村成滩造林合作社坚持七年有很大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8-13
第2版()
专栏:

  防风防水淤地护地解决群众困难
 丁村成滩造林合作社坚持七年有很大成绩
【冀中讯】定县丁村成滩造林合作社,已经坚持了七年。在防风、护地、防水及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等方面,得到很大成绩。该村于民国二十八年发大水时,河滩地都冲净了,并淤了一层细沙泥,因此滩地谁也不种。后来区联社的油坊住到这村先行试种。民国三十年在滩地上耩黑豆、禾子六、七亩,没耕没锄,收打三百余斤,群众都很羡慕。第二年,区联社张顺玉同志和村社干部,用这个实例号召群众组织成滩社(按:成滩是指将荒滩修成好地),有一百二十七家入社。经大家讨论:规定按出工多少算帐。当时因缺种籽,便提出种籽折股办法,群众集股解决了一部分。区社及村社又拿出了些贷给群众。选出成滩、压树有经验的屈老潮和宋瑞祥当主任,另设一会计,由村干部兼。组织起来了,群众还有顾虑,除怕赔本误工外,还顾虑负担和地权问题。区公所根据当时政府法令,宣布成滩后不纳负担。第二年又向群众公布:成滩者十五年内不纳租子,十五年后纳租,有永佃权;连冲连成三次以上,地权归成滩人。农民整滩护滩的情绪于是真正提高了,成滩社一年比一年巩固起来。全村一八六户,已有一三二户加入成滩社。该社每年选举干部一次,有事就开会,按季节作计划,帐目公开,由社员民主讨论出各种办法。第一年社员一百二十七人,共划十二小组,每四小组为一大组。全社集体成滩地,以人为单位,按日计股分红。入黑豆种一大升,抵工股一个分红。农民们反映豆股分的太多,说修滩还不如打短工,有五户退了股。第二年该社对大集体成滩与豆股分红的办法做了检讨,宣布出入社自由,改选了干部,并民主制订了新的办法:(甲)以户为社股单位,按小组集体耕种,全社共划十二小组。(乙)将滩地南北割划七十二块,每小组六块(因西头土厚三尺,东头土薄仅一犁,所以各组配搭着分种。)(丙)种子由组员分摊,取消豆种分红这办法,完全按劳力户口分配,各组员平均出工。办法实行后,每年都是按时抢着耕种、收打,种的很上心,一直坚持到今年。
滩地的树是在统一计划下一块植的,全社公有,大家保护,并订有护林公约,对偷树、砍柴、牲口损坏等现象给予教育、处罚。
成滩社七年来约成滩地八二五亩,现在种植面积六百亩。栽活树木三万二千棵以上,大树已两手粗,小的也过寸。还有很多条子。便利了防风、护地、防水、淤地。滩池地可耩种黑豆,第一年每工分了六斤至六斤十二两。第二年每工分五十八斤。民国三十三年每户分了六百斤。民国三十四年每户二百二十斤。民国三十五年分一百斤。民国三十六年因旱未收。贫农李岐山用分的豆子添了个驴,屈老英分了三口袋黑豆,用两口袋换了个织布机。屈宝玉一家三口靠分的豆子熬过了饥荒,砍条子、树枝及搂树叶,解决了烧柴困难。民国三十五年打柴八万斤,除每户分柴四百多斤外,打粗条二千斤,卖了二万三千元(冀钞,下同)。民国三十六年收细条子二千斤,卖十万元,都分给了社员。另打粗条一千斤,现存社内。每户还分柴三百余斤。搂树叶、豆叶,收成也很大。这些成绩的获得,除了社内各种办法的民主合理外,主要是因为领导的好,有组织有计划。年年坚持,年年提高。从第二年起便做了栽树打堤计划,每年栽树,就地取苗。在耕作方法上也日益改进,第一年泥泞难耕,只用人力开了三顷。第二年以后即扩至六顷。每年耕一遍,锄一遍。
目前该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滩地沙底种黑豆怕旱,低处土薄容易干枯。今后如把全部滩地逐渐改植条子和木材,比种豆收益更大,更有保障,并且对防水有利,群众还可开展柳编业。(二)群众没柳编技术,要求县区帮助找人去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