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以解放上海的精神来建设上海 解放军工程兵大力支援上钢三厂建设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09
第4版()
专栏:

以解放上海的精神来建设上海
解放军工程兵大力支援上钢三厂建设工程
新华社上海8日电 当年解放上海的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今天又在支援上钢三厂的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多月内,他们完成了二万六千多土方,混凝土浇灌将近八千多立方公尺,使这座工厂将提前在10月1日投入生产。
这支九年前参加解放上海战斗的工程兵部队是在6月15日开来上钢三厂工地的。这天,官兵们扛着巨型标语牌参加了施工誓师大会。标语牌上写着“以解放上海保卫上海的姿态来建设上海”、“用我们的汗水换钢水”等豪言壮语。接着,他们就不分昼夜地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誓言。一个多月来,他们分秒必争。修理工陈超林在修理汽车时,手被夹住了,当时就昏了过去,醒来后,稍事包扎,马上又干起来。指导员要他回家休息,他说啥也不回去。他说,战场上轻伤不下火线,我这一点小毛病算什么。拌合机手不够,有的就自动在机械房边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共产党员谢万双,在倾盆大雨里抢救洋灰时,被钉子扎了脚,他却怕洋灰淋湿,坚持把洋灰送到,才拔掉钉子,简单包扎以后,又去抢救洋灰。九中队班长于在杰,战士陈宝三生了病,排长留他们在家里休息。但不到二十分钟,他们就又到工地上去了。排长责备他们,他们便说:你就让我们干吧!为了早日出钢,早日赶上英国。
在战士们这种忘我的劳动精神下,新纪录不断出现。像打毛基挖土方,从开始每人每天三立方提高到八立方,后来一中队季昌玉创造了每人每天十六立方的更高纪录。九中队的人工拌合,一小时拌二点六立方,创造了人工拌合超过了机械拌合效率。三中队的高空作业,提前五天完成了任务,并保证了质量。过去高低不平,到处是污水沟,煤渣的荒地上,现在已出现了平炉、转炉、中板车间的雏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