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六年左右把青壮年职工全部培养成大学毕业生 职工业余教育的革命创举 上海国棉十七厂业余纺织专科学校开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1
第5版()
专栏:

  六年左右把青壮年职工全部培养成大学毕业生
  职工业余教育的革命创举
  上海国棉十七厂业余纺织专科学校开学
本报讯 记者陆左华报道:上海国棉十七厂业余纺织专科学校7日开学。
这所纺织专科学校争取六年左右把国棉十七厂青壮年职工全部培养成为大学毕业生。现在,全校共设一百个班,入学人数有五千人,占这个工厂职工总人数的60%,适合进这所专科学校的职工已基本入学。
这所新型的业余学校,设有中等专科和高等专科两部分。两部的学习年限都暂定三年。一个工人从摘掉文盲帽子开始,经过六年左右的业余学习,就能达到大学专修科毕业生的水平。
上海国棉十七厂共有职工八千四百多人,女工占66%以上。在整风运动中,特别是展开技术革命以来,工人们迫切需要学习文化和技术。今年6月,工厂采用先突击后巩固的办法,使一千五百多个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脱离了文盲状态。工厂的党委接着成立文化革命筹备委员会,根据技术革命的需要,订出整套培养规划,并把原有偏重文化学习的夜大学、业余中小学全部改为培养和工厂生产技术紧密联系的业余纺织专科学校。这个革命措施,受到工人热烈欢迎,报名入学人数超过了原有学习文化人数的一倍半。
这所学校的教学特点是,政治、文化、技术相结合。中等专科和高等专科都分棉纺、棉织两科。中等专科除了讲授初中程度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外,还讲授占16%学时的技术课。高等专科除基础课程外,专业技术课程占全部学时的38.1%。中等专科和高等专科都设有政治课,由工厂党委会负责人担任教师。
为什么用六年左右业余时间就能把工人从刚摘掉文盲帽子培养成为大学生?这样做是不是能保证学生的质量?在学校创办和修订学制过程中,上海国棉十七厂职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怀疑和反对这样做法的人,认为教育不能跃进,必须墨守陈规,按部就班,按照所谓“正规化”方法来进行。工人们坚决反对这种意见,因为时间太长,有些工人就要到退休的年龄了。工人们认为他们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生产知识,对于一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实际内容早已懂得,现在就需要加以系统化,进一步加以提高。纺织专业课程内容都是工人每天每时接触的生产实际。比如这个工厂的劳动模范黄宝妹,现在的文化水平虽然还只有初中一、二年的程度,但是,她的熟练技术,已经相当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水平,或者纺织大学纺织系的大学生的水平。因此,黄宝妹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补习,就可以升入高等专科学习。其次,根据工人实际的知识水平,在教材、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删去一些原来
“宝塔式”的重复的内容,采取直截了当的讲授方法,工人完全可以接受。工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干劲充沛,学习目的性明确,进步快。这个学校根据这个特点,将每学年分为三个学期,每学期上课十六周,全年四十八周,比一般学校增加将近一半的教学时间,这样学习年限就可以大大缩短了。
上海国棉十七厂在办学中贯彻了全党办学、全厂办学的群众路线。学校的学制、课程都经过充分讨论。技术课的教师全部由本厂技术人员兼任,教材也由他们编写,因此,从筹备到开学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附图片)
上海国棉十七厂业余纺织专科学校教师备课采取走群众路线的方法,这是语文教研组吸收支部书记和同学在一起备课。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传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