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水不下山 土不出川 山东治山工程发挥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2
第2版()
专栏:

  水不下山 土不出川
  山东治山工程发挥作用
山东省治山工程经过首次大雨考验,证明威力巨大。拦蓄了洪水,减少了径流,又为今后抗旱创造了有利条件。
入汛以来,山东省山陵地区,除莱阳专区外,都普降大雨,平均降雨量在二百二十公厘以上;最大日雨量达到四百公厘。这次降雨的特点是雨量大、来势猛、降雨集中。但由于各项治山工程发挥了作用,雨虽大,而水不大,雨虽急,而水不急,基本上达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川”的要求。
从去冬到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山东省山区人民在党的总路线的鼓舞下,大搞治山工程,共完成鱼鳞坑、水平沟整地五百二十三万亩,修渠梯田九百二十七万亩,闸谷坊六百八十余座,修蓄水池三千五百余个,挖水窖一万个,修水库塘坝近八万个。据初步计算,这些治山工程约可蓄水三十七亿方,占山区总径流量的44%。
治山工程的效益,更加鼓舞了山区群众的治山积极性。现在各地正在组织力量,在汛期继续大搞治山工程,彻底摘掉“穷山恶水”的帽子。 (摘自大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