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驳倒“落后论”飞跃向前进 一向落后的元江县出现万马奔腾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2
第4版()
专栏:

驳倒“落后论”飞跃向前进
  一向落后的元江县出现万马奔腾局面
本报讯 记者叶子健报道:少数民族杂居的云南省元江县驳倒了
“落后论”后,工农业生产像万马奔腾般飞跃前进。
元江县有八万多人,包括傣、哈尼、彝、苗、汉等八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过去县里大部分干部都认为:元江地处边疆,民族关系复杂,落后的风俗习惯较多,任何事情都只能慢慢来。几年来,一直是玉溪专区有名的落后县。
在整风中,中共元江县委提出如何看待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怎样正确地认识共同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全县各族农民中进行全民大辩论,并发动群众给干部提意见。少数民族农民通过辩论,一致认为要更快地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必须生产大跃进。他们还批评干部看不见少数民族近年来在党的教育下所取得的进步,不相信群众的力量,所以暮气沉沉,因循保守。全县参加整风的一千多名干部,在各族农民的帮助下,认识到:各民族人民根本的共同的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而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点,是为了从实际出发,采取妥善的方法和步骤,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目的。任何民族特点,都不能否定各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性。各族干部们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辩论:一、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应该迎头赶上先进,还是慢慢地爬行?二、共同性和特殊性之间包含着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在这个斗争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三、采取何种坚决有力的跃进措施?在辩论中,“特殊论”彻底破产,一些思想上有转变的干部,分别向农民们检查了隐藏在“特殊论”后面的右倾保守思想。
思想的解放,激发了冲天的干劲。各族干部竭力支持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向陈腐的习俗挑战,全县出现了一个万马奔腾的局面。
今年元江县发生了三十多年来没有过的大旱象,五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雨。元江县的中共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带着工具、行李到水库工地,和各族人民一道日夜苦战,半年内兴修、整修了可以灌溉近十万亩田地的水库水渠,比过去八年修的水利总和还要多。县委并积极推广群众创造的竹龙等提水工具。全县80%的人苦战三月,保住了两万多亩双季稻免于受旱。同时,不积肥的习惯也已改变。各族人民都有了厕所,猪牛都有了厩。
元江县今年双季早稻的面积扩大到二万五千多亩,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由于水足肥多,早稻一般都丰产。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加了二成以上,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八成。
元江县的工业也有惊人的发展。过去这个县甚至连铁匠和木匠都没有。今年春天才从内地请来木匠,运来了十盘炼铁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县办起了一百零五个小型厂矿,炼铁、农具制造、榨糖等工厂都有了。工业总产值今年就要赶上农业。
元江的面貌正在激剧改变。在玉溪专区7月中旬的一次评比会上,这个过去的“落后县”得到了流动红旗,因为它各项工作都已经走在前面。
  ·编辑的话·
  共同性和特殊性
元江县的报道中提出了一个共同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共同性:各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特殊性:各个少数民族的特点。
几年来,元江县一直是玉溪专区的落后县。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解决共同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不少干部犯了这样一种毛病,就是只看见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而看不到少数民族和先进民族之间的共同性。这些干部不但看不到共同性,而且还看不到少数民族兄弟经过党的几年教育,特殊性已逐渐减少、共同性已逐渐增多这一变化,这就必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少数民族地区任何事情都只能“慢慢来”。
真的只能“慢慢来”么?不。元江县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要看到了各族人民要求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共同性,解放了思想,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领导少数民族实干苦干,就一定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很快赶上先进民族。
是快快来还是慢慢来?关键完全在于领导,在于领导能否正确认识、处理少数民族和先进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