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把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2
第5版()
专栏:

  把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
  何满
“小麦怎么插在水田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年级的一个学生,看到别人把秧苗插在水田里,这样惊奇地问道。有些人也许要为这个大学生的惊奇而惊奇吧:一个学生物的大学生怎么能认不得秧苗呢?然而,这毕竟是真事;而且,诸如此类的事还很多。
大学生念了许多书,从小学到大学,前后屈指一算,何止“十载寒窗”?可是一到了实践面前,却连最普通的知识都不懂,成为“书呆子”。
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工人、农民已经识字知书,他们发挥了高度的聪明智慧,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生产记录蒸蒸日上,著书立说日有所闻。于是,“书呆子”在生产劳动实际面前显得更是没有用场。因此,教学改革,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理论结合实践,真是非常必要了。
虽然如此,有些学生却还对“书呆子”的身份留恋不舍,西北大学的一个学生,甚至以“南方人喜欢散步”的莫名其妙的缘由,拒绝参加生产劳动。
学生接受书本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对于他们还是片面的。因为,人家证明了这种知识,而他们却没有用事实来证明这种知识。学生应当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产劳动中去,从中丰富和发展这些知识,并且从生产劳动中锻炼和改造自己的思想面貌。这样,他们就将不会是“书呆子”,而会成为又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新人。
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校,它要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因此,在我国一切学校中,必须贯彻教育和劳动结合的方针,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
延边大学做得好,他们把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并发给每个学生劳动手册,以便记录学生的劳动成绩。学生按时劳动,按工记分,就如同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一样。多劳动多记分,少劳动少记分,不劳动不记分。这样,就从教学制度上给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供了保证。
劳动手册的规定,对于那些自觉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来说,会是一种鼓舞;而对于那些只愿做“书呆子”,只求书本知识五分的学生来说,也会是一种鞭策。究竟是让“散步”得个五分,还是让“劳动”得五分呢?青年学生是勇于接受真理的,经过思想斗争和实际斗争,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会懂得这个道理的,我们将会看到青年学生们的劳动手册上都写满了五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