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新的曲目、新的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2
第8版()
专栏:

  新的曲目、新的人才
  李凌
七八天来的曲艺会演,显示出近几年来曲艺的发展,和它所起的作用是异常巨大的。这些比较质朴、轻便的艺术形式,不仅能歌唱片断的生活风貌,而且能表现较复杂、深刻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特别由于它简便,广泛接近群众,并且能够迅速地紧密地表现新的事物,就更加值得我们珍视和爱护。
这七八天的节目,绝大部分是反映新的建设斗争的。它们从各个角度,采用各种形式和风格来表现新的题材,其中音乐方面比较突出的有:京韵大鼓“罗盛教”、天津时调“翻江倒海”、梅花大鼓“新媳妇下地”、湖北渔鼓“迷路记”、单弦“礼拜天”、徐州琴书“体格检查”、上海开篇“思想上插红旗”、长沙大鼓“贺庆莲”、衡阳渔鼓“齐昌栋”、安徽坠子“告就王”、河南坠子“送梳子”、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和新编小调“万车游行”等。
这些比较成功的节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描写得活泼生动而又集中。它们大多是透过具体的情节和细致的心理描绘,来刻画出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先进事物的本质。所选择的唱腔,也是亲切、协调地诉述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要求。有些唱腔,如天津时调、京韵大鼓“罗盛教”(这个节目有些地方的音乐创造也是很有效果)等在唱腔上还有所革新;因之它的音乐感染就更为强烈。
在这些演出中,我们看到前一辈的艺人如、李德才、谢大玉、良小楼、刘天韵、蒋月泉、朱慧珍、武嵩泉、刘元芝、刘明枝、舒三和、爬杰和近年知名的李月秋、朱雪琴、王毓宝、马增芬……等人保持相当高的演出水平。而特别使人兴奋的是近几年涌现出大批新的极有才艺的年轻演员。花莲宝、萧顺喻、小映霞、李小娟、崔金兰、江爱华、林德川等,各有特点,且具有极大的发展前途。其中像王毓宝、孙书筠、马增芬、萧顺喻……等在曲腔的表现手法上,大胆地进行创造,使原来的唱腔,增加了许多有生命的新血液,这是非常可贵的。每种传统曲腔,都有它优秀的本质,但要推陈出新,向前发展,还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因素,才能使它的音调、节奏,与所表现的新的生活内容相称,才能更好的描画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