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为了实现千斤县——记晋中十县农民的决心和干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3
第2版()
专栏:

  为了实现千斤县
  ——记晋中十县农民的决心和干劲
  吴象 阎继烈
全县粮食亩产千斤,在江南也是令人振奋的数字,何况在黄河以北过去平均亩产只有一百多斤的晋中呢?7月初,我们听到晋中盆地十县今年就要成为千斤县的消息,实在按耐不住自己的兴奋和惊讶,便到了清徐、文水、汾阳、介休、平遥、太谷、榆次等地。半个多月中,在晋中盆地绕了个圈。我们看到了小麦大丰收带来的一片洋洋喜气,但是印象更深的却是小麦大丰收在农民思想感情上引起的深刻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了田野上一望无际油绿茁壮的秋禾,但是印象更深的却是千千万万农民实现千斤县的决心和干劲。
粮食太多了怎么办
刚到清徐,正是小麦登场的时候。往年割麦要十来天,今年麦子特别好,人们跃进的劲儿也特别大。“抓晴天,抢阴天,刮风下雨当好天,起早搭黑当半天,月光底下当白天。”只四五天就完了。到处是紧张、忙碌和欢笑,像办喜事一样。上了年纪的老汉们也笑眯眯地说:“永没见过这样好的年景。”晋中区去年小麦平均亩产只一百零六斤,今年各县普遍要加倍,介休县的亩产已达到三百一十四斤多。现在人们考虑的不再是粮食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太多了怎么办的问题了。我们访问过清徐南绿树农业社,社主任张玺正在为麻袋不够用发愁;我们访问过文水北徐村效苏农业社,社员们说他们村秋天要搬了。我们很奇怪,他们却幽默地回答说:“把房子都做了仓库也不够,不搬家怎么办!”
万灵的钥匙
麦子大丰收确实是一把万灵的钥匙,能使任何顽固保守的人开窍。刘三才他们的大麦试验田原定的指标是三千斤,竟把社里一个名叫温四才的老汉气急了,他赌咒:“你们真能打下三千斤,我拚上脑袋!”直到麦子登场,他看着事情不妙,还是不大相信,但打的结果不是三千斤,而是五千七百零二斤。老汉服输了,当刘三才突击组再试验在回茬地产万斤谷子的时候,他就变成了积极的支持者了。一个夏天,出现了多少温四才式的喜剧,有多少温四才式的人物经历内心深刻的变化啊!
总路线解放了农民的思想,促成了小麦的大丰收;而小麦大丰收又进一步使农民掌握了总路线,思想大大解放,以夏促秋,乘胜猛进。“七一”前夕,全省举行广播动员大会,发起增产秋粮总进军。各县争先恐后,信心百倍,勇往直前。从我们到过的地方看,每个县毫无例外地都有为数不少的双千斤乡、五千斤社、万斤生产队,至于万斤以上的试验田,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对试验田兴趣真高,什么都想试验:清徐仁义村有一棵要结一千一百斤的葡萄大王,刘庄村有亩产二万斤的玉米,太谷贯家堡有亩产十万斤的山药旦,水秀村有亩产二十万斤的糖萝葡,榆次鸣谦有亩产万斤籽棉的棉花,张庆村有亩产三万斤的谷子和高粱……你不信吗?那些试验者就会拉着你到地里去辩论,详细地给你计算一亩共有多少苗,每苗至少可以产多少;他们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正在继续采取什么措施,使你不能不为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为他们的干劲所折服,而和他们一样深信不疑了。
千方百计搞水肥
当然,尽管今年秋禾长得空前的好,实现千斤县仍然要经过极其艰巨的斗争。但是思想解放了的农民们,并不畏惧任何困难和斗争,也不吝惜自己的心血和力气。实现千斤县最重要的是水和肥,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搞水搞肥。5月下旬晋中各县在河北徐水开了一次水利建设现场会议,学习徐水的共产主义风格,在紧张的农忙季节,抽出40%至60%的劳动力搞水利建设。6月1日到20日,二十天功夫,十个县共建成水库一千零九十个,可蓄水二亿一千三百二十万方,平均每天就有五十四个半水库问世。
肥料,曾经是个难题。各县跃进措施中都有一条:“亩施追肥三至四万斤。”这么多肥从那里来,又怎么上到地里去呢?靠杂肥不行,就把杂肥加工变成人造尿,质量又高又不愁施不进去。最近各县都在大闹人造尿,平遥净化乡一夜埋了两千个大瓮,东泉乡知道了,第二天来了个突击,埋下了一万个。这一期肥出瓮,每亩秋田就可以平均到三百多担。清徐县创造了用卤水制土化肥的经验,解决肥料问题更有办法了。不到两个月,造土化肥的经验在整个晋中盆地普遍开花结果了。
搞水,需要人;搞肥,也需要人;锄草薅苗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人。劳力不足怎么办呢?干,把一切半辅劳力都发动起来干;他们不但舍得力气,多干苦干,而且开动脑筋,改革工具,让一个人顶几十个人干。汾阳县三天实现了车子化,可节约劳力一百万个。为了解决提水和深锄的问题,又制成了煤气机和锄草机。锄草机一天可锄地二十五亩,比人锄提高效率十倍还多。各县都在大闹技术革命,各行各业都行动起来了,真是“千条心、万条心、一心为了亩产一千斤。”
生活、劳动军事化
人们冲天的干劲,最突出的表现是军事化。清徐县所有男女劳力,都按军队建制,编成了班、排、连、营。早上起床号一吹,一排排整齐的队伍立即开赴“战场”。有些五十岁的老大娘,也是肩扛农具,腰挂茶缸,拿着蝇拍,全副“武装”。工地上、田野里,到处开展着轰轰烈烈的红黑旗竞赛。清徐如此,其他各县也莫不如此。现在农民们开始有了强烈的时间观念了。不久以前,平遥县开过一次庆祝小麦丰收和秋粮跃进誓师大会,全县干部、党、团员积极分子一万多人,最远的离城八十多里,规定早晨九点钟开会,八点半便都到齐了。为了实现千斤县,一天、一小时农民都不肯轻轻放过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