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搬掉跃进路上的绊脚石 山东省基本消灭黑热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3
第5版()
专栏:

  搬掉跃进路上的绊脚石
  山东省基本消灭黑热病
据新华社济南12日电 本社通讯员徐元道、记者王建林报道:长期危害山东人民健康的黑热病,现在在山东省内已经基本上消灭。
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治愈黑热病人二十五万多人,流行率已由万分之三十五以上降低到万分之零点六。黑热病人健康恢复后,积极地投入农业生产。由于农民劳动出勤率提高,精耕细作,粮食年年增产。
黑热病在山东已流行八十多年,遍及全省各县,在流行比较严重的村庄,人口感染率高达20%,几乎没有一户幸免。据解放初期调查推算,全省患病人数二十多万,约占全国黑热病人数的三分之一。解放前,广大农民生活贫困,而治疗一个病人需要花费五百斤粮食或七、八斤丝的代价,一般农民无力负担,一旦患病,只好等死。“大肚子痞(黑热病)缠了身,阎王拴着脚后跟……”。这两句可怕的民谣,就是当时这种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的写照。
自从1950年开始,在泰安成立了黑热病防治所,在各专区、县建立了黑热病防治站或卫生防疫站,各区、乡也成立了不少防治小组;先后训练干部和防治人员二万零二百一十一人。全省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治网和一支强大的防治力量。几年来各级防治机构先后调查了五十九个县、市,摸清了黑热病在全省的分布和感染情况;对黑热病的主要传染媒介白蛉子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杀灭的问题也进行了观察研究。山东新华制药厂试制成功了对黑热病有显著疗效的斯锑黑克,这种药在两个疗程内,对病人的治愈率高达97%以上,一般病人治疗一个疗程(六天注射六针)即可痊愈。
几年来,全省还采取综合措施,对黑热病人普遍进行了防治。首先由区、乡公私医务人员组成普查队,分片包干挨门逐户进行访问,发现病人就及时治疗,免费供应药品。各县防疫站都由固定的医士或检查员组成确诊组,到各乡巡回对黑热病人作穿刺检查确诊,解决了诊断上的困难。对难以治疗的抗锑病人,由各县人民医院经专门训练的医生负责治疗。同时,在每年5月白蛉子开始出现时,对病家普遍用“六六六”药剂喷洒一遍,经重点检查,在喷洒户内都消灭了白蛉子。
今年,黑热病的防治更加快地进行,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都积极投入了这一斗争。4月份,全省完成了对所有十五岁以下儿童的扪脾检查和对成年人的访问。据省四个鉴定组到八个专区十九个县进行抽样鉴定,扪脾检查人数达到90%至9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