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云南总结炼铁炼焦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9
第3版()
专栏:

突破技术关,让小高炉正常生产
  云南总结炼铁炼焦经验
据云南日报报道 云南省冶金局最近先后在峨山、榕峰两县召开了全省炼铁现场会议,交流了褐煤炼半焦、半焦炼铁、土炉出铁的经验。
云南全省已掀起了全党全民办钢铁的热潮。但有不少地区已建的土炉出不了铁或出铁时断时续。此外,云南省焦煤资源过于集中,与钢铁工业遍地开花不相适应。因此,抓紧解决炼铁的技术问题和推广褐煤炼半焦,成为促使钢铁生产跃进的重大问题。
现场会议详尽地分析了峨山大鱼塘炼铁厂炼铁炉“死”了又“活”的教训,结合分析了富源等部分地区出铁的经验以及其他地区出不了铁的教训。会议认为当前必须注意下述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修建炉子要在干燥的地层上面,并有简单的炉棚。目前建成的土炉,由于普遍无棚、无盖,或是在低潮的地方,一旦下雨,雨水浸入,炉温降低,以致冻结。建土炉时,先建炉身内部,然后再在外面围土较为结实。炉身围土必须夯实,避免开裂漏风。炉腰炉腹倾斜角度要按照鼓风能力、燃料、矿石性质适当调整,否则不是炉料下降过快,形成冷料,就是形成“搭桥”现象。风管与风带联结角度要大,避免风量损失过多。用圆形炉缸时,风嘴至少在两个以上,以使火力均匀。
第二,燃料要干燥,粒度要分级。矿石成分及性质变更时,燃料要作相应的增减,避免燃料使用不当,影响炉子正常燃烧。
第三,鼓风与动力设备和炉子容积要相适应,风力要足,风压要大。人拉风箱要均匀送风,不能时断时续。这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
第四,备料时,矿石最好先经焙烧,以便保证透气性良好;同时由于土炉炉缸较小,为了便于还原,颗粒不宜过大。矿石中的泥土、杂质必须认真剔出,以免多耗熔剂、燃料和降低产量。
第五,要严格遵守操作方法,必须按照规定料线加料,均衡布料,以使炉料保持必要的预热时间及均衡下降。要勤出渣,经常保持风口通畅。
第六,要逐步建立必要的生产管理制度,包括接班制、责任制、经济核算制等。
为了保证上述措施得以切实贯彻,会议认为工业部门应通过搞试验田,突破一点,创造经验来指导全面。
在解决燃料问题上,峨山、临沧、丽江、楚雄等专区(自治州)分别介绍了利用褐煤炼半焦的经验。临沧根据褐煤固定碳低、机械强度较差的特点,采用一吨左右的小型窑子,以及正确掌握风量,褐煤炼焦回收率一般在35%—40%。峨山大鱼塘利用半焦45%、焦炭33%、木柴22%做燃料,炼出的铁质量良好,跟木炭和焦炭炼出的铁完全一样。会上昭通代表介绍了他们利用100%无烟煤炼铁成功的经验。大家认为上述经验为解决当前炼铁燃料问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都表示回去要积极试验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