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从太阳升社看大社的优越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0
第2版()
专栏:

  从太阳升社看大社的优越性
  林韦
辽宁省今年4、5月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并大社运动。现在全省平均,每社有一千八百来户。全省最大的社,是盖平县花园坨乡的太阳升社。
7月下旬,我和辽宁一位同志共同参观了这个大社。这个大社长宽都有四十来里,总共有一万八千多户,九万五千多人口,简直是一个不很小的县。今年5月份以前,这里是七个二千几百户的社,也是七个乡。现在七个社合成了一个大社,七个乡也合成了一个乡,仍然是一乡一社。由于社员们热烈地向往共产主义,并社时大家一致同意定名为“太阳升共产主义农场”,下设十一个作业区,九十八个生产队。准备从明年起开始推行工资制,从后年开始向国家上缴利润。推行工资制的办法,是今年的现金先分配十分之六(这个社一个劳动日分一元五角左右),以所余十分之四作为工资储备金,明年3月起按月预支。每户以平均二个劳动力计,一月共可预支二十元现金。以后即逐步成为月薪制。
粮食分配也将改变现行办法,在粮食加工厂附近修建粮仓,统一加工后按定量分给社员(这里称职工)食用,或交食堂。这样可以免除来回搬运。
大社集中群众要求,采取一系列办法消灭私有经济:
一、各户小菜园归公,由生产队或作业区按需要集中种菜,由专设的菜店每天送菜上门,保证数量和质量。价钱也便宜。社员凭菜票购买。这里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比个体种菜成本低、产量高、品种全;还省得私人与社争劳力、争肥料、争资金(太分散的户每人仍给留三厘菜地)。
二、现在尚未偿还的车马、农具、渔船、鱼网等入社价款,不再偿还(这条还未最后肯定,有人主张缓期偿还)。
三、现有屋边果树,荫宅树木,无代价归社。
四、私营裁缝、理发店归社。取消小商贩,由社的商店经营。
五、私人房屋可自住。如向外租典,收入归社,修补也由社负责。私人房屋如影响生产和统一规划,社可拆除,另分给房屋,不收租。另外,社将有计划地逐步统一盖新房,建设漂亮的新农村。
为破除迷信,增加耕地,原有坟墓一律迁移深葬。有一些厂房和窑壁,就是用墓碑造的。一般农民对此并无不满。我们参观石灰窑的时候,窑上的人们自动把窑壁上的墓碑指示给我们,看神气还有点炫耀,意思是说农民早就不迷信了。
农民为了建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合并时都自动申明愿意放弃原社欠自己的车马等价款,许多人自动献出家藏的金银铜铁、元宝和现洋。
这里现在还不是国营农场。明年如果实行了月薪制,也并不就等于“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而且,叫做农场,或仍叫农业生产合作社,都不完全恰当,因为它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组织了。这里除了农业,还有畜牧业、林业、渔业、盐业、苹果园、柞蚕。另外还有九十八处厂矿,其中包括粮食、饲料的加工厂,砖窑、灰窑、铁炉、轧花、酿酒等厂。还有许多的商店和信用组织,学校和医院……。这些事业和企业、农副业生产,分别由生产技术、财经、机电、基建、畜牧、文教卫生等委员会领导和管理。
共产主义虽然还没有达到,但向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步伐却因社的扩大而大大加快了。许多从前办不到的事情,现在顺利地办到了。从前要好多年才能办到的事情,现在很快就要办到了。
机械化和电气化
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机械化和电气化,人们一直以为是遥远的事情。现在看来却是很快就要实现的了。这个社现在已经有了汽船一只,载重汽车五辆,还将继续增加。拖拉机已有十六台,合二十标准台。明年计划发展到八十标准台(包括斯大林八十号大拖拉机六台),农田全部机耕。电动机和其他动力机现在已有五十六部,明年再增加一些,使农产品加工和农田灌溉全部机械化。电源来自国家电站,现在已架高压线二十里。三十来个生产队已经点上电灯。明年计划再架二十里,全社所有农户都点电灯。大社和好几个作业区,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广播站
(有线),大的和盖平县广播站一样大。广播喇叭现在已有二千二百多个,大小村庄都可以听到广播音乐和其他宣传节目。交通方面,明年准备搞无轨电车,或者搞四五辆公共汽车,专门送客。
高速度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的主要保证,是资金现在可以大规模地集中使用了。两年来七个社积累资金共达一百六十七万元。今年合并成一社,计划生产总值二千五百万元(因旱灾,实际可能稍低于此数),社的积累(生产成本不在内)为五分之一,约五百万元。社的领导人们计算的结果,今年秋后实行机械化只需要二百万元。很明显,只要中央和地方工业部门能够生产出足够的机械和电器,这里的购买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农业基本建设的
速度大大加快
原东光社修一个九万土方工程的水库,从今年3月修到6月,只做了三万土方。眼看今年用不上了。但在并社以后,大社集中了一千五百多人和许多大车、汽车、拖拉机,只突击了十二天就把所余的六万土方工程全部完成了。原红旗场社修一段五万土方工程的海堤,计划一千五百人修二十天可以完成。现在大社集中一万五千人,八个小时突击完成了。这类例子很多。
但这只是开始。今年秋收一过,大社就要开始兴修一条海防大坝,使海水不能上岸,陆地水不能入海。这样可以开发五百垧(一垧十五亩)鱼港,一千垧盐田,二千垧生荒水田,每年可以增产盐七千万斤,鱼二百万斤,粮食五千万斤,总共值六百万元。但这项工程很大,需要二百万工日。过去有两个社农民早有此意,但做不到:一来人力不够,二来各社利害不完全一致,各有小打算,组织不起来,农民说:“谁也看到是块肥肉,就是吃不上。”现在并了大社,问题解决了。大社准备集中两万人用一百天来突击完成这项工程。
接受今年大旱的教训,大社准备秋收后集中力量打三四十公尺的深井一百五十眼,全用电力抽水,保证明年地面无水也能全面丰收。打井用电钻,一眼深井只用三天。这项工作要在今年国庆前后提前完成。已有的深井(都是机井),在今年抗旱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水土保持方面,今年要修二百道普通拦洪坝,使丘陵地也都能蓄水灌田。这样就完全“水利化”了。
另外,明年春耕以前要改造三千垧盐碱地,一垧垫四十万斤黄泥,二万斤粪,这可以使耕地升高三寸。
还有深翻地、植树造林、房屋建筑等许多计划,不列举了。
完成这些巨大计划的保证,除了大规模的资金集中使用之外,大规模的人力统一调配是决定性的因素。大社的统一调配,比小社之间组织协作要方便得多,效果也大得多。
自然灾害再也
压不倒农民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行不收那行收,灾荒自然消灭,社员的收入和生活有了更大的保证。
不论农业也好,渔业也好,苹果也好,都有丰年歉年之分。从空间来看,每年不是这一些村庄有灾,就是那一些村庄有灾。所以社员们的收入和生活在小社条件下还是没有充分保证的(虽然同个体经济相比它是优越的)。现在好了:大家联合成大社,这村有灾,那村丰收,农业有灾,工业和副业上可以赶回来(今年的情况就是这样)。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受着自然灾害蹂躏的农村人民,现在可以摆脱了。他们的收入有了确定的保证。
“穷社”会不会拖“富社”的腿呢?不。有的小社,如河南村社,原来很穷,但并入大社后并未拖住别的社。相反的,大家都更富了,这个穷社也变富了。原因是大社集中力量在这里打了深井,架了电线,开发水田一百八十垧,大大提高了产量。
由于收入有保证,而且较多,这里农民生活也较富裕。骑自行车的,带手表的,家里有收音机的人很多。人们穿着和北京差不多。在田里劳动的姑娘们,有许多穿的像去跳舞的姑娘似的。他们不仅一般地赶上了富裕中农,而且超过了。
农业生产方面,小社时期各社为了自给,不得不在宜棉地上种谷,宜谷地上种棉(这里去年还有这种情形)。现在社大了,可以根据土地特点灵活种植,充分发挥地力,这也减少了灾害,增加了收入。
各村劳动力有多有少,有有余有不足。劳力不足的社,时常要有一部分“三类田”。劳力有余的社,人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现在呢?大社可以从劳力多的队大量调人去支援劳力不足的队,突击消灭三类田三类苗,突击除虫,突击浇水抗旱。今年当地大旱,从出苗到莠穗(三伏)一直没有透雨。但因能够组织起强大的突击力量来浇水,所以大部分农作物都抢救出来了。这在过去是做不到的。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受旱地带简直漫山遍野都是人,抬水的,担水的,挖坑挖河的,男女老幼,分三班劳动,日夜不停。人们是那样地兴致勃勃,充满活力。
畜牧方面,在小社时期,有的社有资金发展畜牧而没有牧场,有的社有大片牧场却空闲不用。现在统一使用牧场,大大便利了畜牧业的发展。现在,大社已经制定了明年大规模发展畜牧业的计划。
工业在加速发展
在今年全社的计划收入中,工业和副业共占三分之一左右,约八百万元。事实上可能超过,因为农作物受大旱的影响达不到计划,准备在工业和副业上多赚五百万元来抵偿。明年,工业和副业都将猛烈扩大,产值计划增至二千五百万元。
发展工业需要资金、原料、工人和技术人材。原料现在主要还是本社生产的(如粮食)和搜集的
(如废铁)。明年准备搞肥料厂,机械厂,也主要靠当地搜集原材料。过去主要缺资金,缺人,现在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比从前好解决了。不太大的设备,都能自己购买。技术人材,在百十个村庄凑集是比较容易的:复员军人啦,从前在外面干过的技术工人和匠人啦,等等。一般工人,现在已有一千五百人。由于社大人多,现在甚至大抗旱也用不到他们出马。固定性比较大,能长年干。将来需要增加工人,也很容易解决,从各个生产队抽一些人就行了。目前人们一致的感觉是工厂仍然太少,认为不仅应该有九十八个,而且应该有好几百个。实际上也已经在积极发展。
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增大,使人们的眼界和胆量都不同了。以前日本人试图开发而没有来得及开发的矿,现在都要开发。以前没有发现的矿,现在开始发现。在海边的沙滩上,人们兴致勃勃地用手拨开浮沙,抓起了沉甸甸的黑色的铁沙。铁沙地片很大,县的公司已开始收买。大社也准备在勘察清楚蕴量以后自己开采、冶炼。现在已经在开采的,有磷镁矿,硅石矿,萤石矿,滑石矿,云母矿,花岗岩。只要销路不出问题,这些矿都可以给社带来很多的收入。
为了开矿,大社准备自己修建铁路。首先是从花岗岩矿修到盖平车站,长几十里。
文化教育和福利
事业大发展
这里现在除了许多自办的小学,还办了中学六处,准备继续发展。还准备兴办农业大学一所。现有业余学校三十多处,准备发展到九十处,做到队队都有。
大社现在有两个医院,几十个床位,规模同县医院一样大。卫生所九个,其中两个大的很快也要改成医院。医生、护士、助产士一共一百三十来人。这里的医院没有大医院那一套“制度”,医师经常到各处出诊,随请随到。有流行传染病时挨门诊治。他们的口号是“医药送上门”。急诊病人来了,不等挂号就治,同病人关系非常亲密。住院一天只要五角钱,简易病床
(家属看护)只要二角。许多老中医把家传秘方也献给了党,并自己入山采药,给医院省钱。他们都愿意为共产主义出一把力。我们访问的一个医院,每天平均有五百人来看病,其中一半是社外的人。
缝纫、理发、浆洗等服务行业在迅速发展。儿童按年龄组织了一百多个托儿所和幼儿园。公共食堂和澡堂正在积极建立。业余剧团有四十多个,俱乐部有一百多个,大的十一个。我们参观的一个能容一、二千人。图书室现有五十八处,但书报还不够多,正积极增加。明年计划买三部电影放映机到各队放映电影。
这个大社从经济方面看,像个联合企业。但它又不仅是经济组织,而包括着另外许多事业。如果称为“人民公社”,也许是更恰当的。不过它没有专政的职能,专政职能现仍归乡。乡社的党组织则是一套人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