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对市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的阵地 上海市民业余专科学校开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0
第7版()
专栏:

  对市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的阵地
  上海市民业余专科学校开学
本报上海19日电 上海市解放后建立的第一个工人住宅区曹杨新村市民业余专科学校在8月18日开学。同时开学的还有新办的五所曹杨新村市民业余中学。
这是一所新型的业余专科学校,设有政治、医务和师范三个系,学员学习一到二年以后,将成为善于走群众路线的理论工作者、具有中等医务水平的护士和民办中学的教师。
这所专科学校,是在曹杨新村的群众和办事处干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后办起来的。开始,他们认为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的人才能进专科学校,而地区里具有这样文化水平的居民是很少的,因此他们担心办起学校以后没有人入学。通过辩论,干部们认识到他们办学的目的是要以学校作为对市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的阵地,培养广大家庭妇女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后备军,和大批适应地区民办福利事业需要的各种工作人员。办学的方向明确了,办事处干部即配合曹杨新村整个事业跃进规划,计划在两年内普及到中学水平,三年到六年内普及到大学水平,因此决定先开办一所业余专科学校和五所业余中学,各家属委员会设一个中学班。具有中等文化程度就可以入学。这所学校的政治系以学习哲学为主,在区委宣传部领导下,由办事处和派出所干部担任教师;医务系学习妇幼卫生、卫生学等五门课,由普陀医院和曹杨新村卫生所干部担任教师;师范系学习语文、数学和物理化学,由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担任教师。
五所业余中学也规定只要摘掉文盲帽子的人都可以入学,除了一所是四年制外,其余四所都是三年制。学生除了学习政治、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外,还学习缝纫、理发、烹饪、会计统计、保育等技术课。文化课由原来的业余小学的教师担任,技术课由曹杨新村商店里的炊事员、理发师等担任教员。这些学校的校舍都设在公立学校里,学习时间规定每周三个晚上。
当办事处把这个办学决定向群众宣布后,立即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家庭妇女的热烈欢迎。到目前为止,报名入学的已近两千人,其中有二百多名是进专科学校的。现在,曹杨新村已掀起了一个学习热潮,预料在不久以后,曹杨新村将出现一个“人人学习、人人劳动”的新面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