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爱护有用器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1
第3版()
专栏:来信述评

  爱护有用器材
为了克服工业大跃进中钢铁等原材料不足的困难,许多省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工业“抗旱”运动。通过这个运动,不少地区可以自力更生地解决原材料问题,为完成今年的生产跃进计划创造良好条件。
但是,从我们最近收到的有关工业“抗旱”问题的读者来信看来,有的地方在作法上有一些缺点。例如,福建省厦门航管局吴昭祥等四个同志的来信中提到:这个局为了完成工业“抗旱”任务,在打捞沉船的时候,把可以整体打捞起来的轮船“犬岛丸”拆散打捞了。结果使这只稍加修整即可使用的大轮船变成了一堆碎铁。辽宁省辽阳县煤建商店柳惠阁同志来信说:在工业“抗旱”运动中辽阳县有些居民和干部,把许多公共建筑物上的钢筋、下水道的铁管子和马路两边脏水井的铁篦子拆下来,当做废铁上缴。还有人把工厂院内存放待用的钢管、大锅等有用的器材也当成废钢铁拿走了。
从这些来信中可以看出,有的同志对工业“抗旱”运动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清楚。这个运动主要是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做到人人动脑动手,从各方面、各个角落把一切无用的钢铁等金属材料和闲置的机器设备等,全部彻底地挖掘出来,用于工业生产。把一切死东西变成活东西,把一切废物变成有用之物,支援生产建设。现在,有的地方却把完整的船只和设备器材拆成废铁拿去“抗旱”,这岂不是把活东西变成死东西了吗?据读者来信反映,建造像“犬岛丸”这样大的轮船要一百多万元,把它拆散后打捞上来的钢铁却连十万元也不值。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我们希望各地有关部门注意这一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