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1
第6版()
专栏:

  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
七十五岁的维吾尔族老农库尔班·吐鲁木,日夜想念毛主席的事,几年来一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阗县五区流传着。
库尔班·吐鲁木往昔的悲惨遭遇,是昆仑山下维吾尔族农民旧社会的生活缩影。他从小就生长在大地主依斯木的牛圈里。地主的残酷压榨,使他在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变成了依斯木的奴隶。接着,他给富农塔拉阿洪·塔斯吐姆当了十六年长工,后来又在地租的压榨下过了十多年。炎热的夏天,他被迫到密聚蚊子的苇湖地带,饮着池里的死水,啃着干硬的包谷饷,日日夜夜给地主割芦苇。冬季,白天在戈壁滩上给地主挖红柳柴取暖,夜里自己却只能绻曲在戈壁滩上的土壕里露宿。直到解放时,库尔班·吐鲁木全家除了一条被毡子、一把破铜壶外,便是一身沉重的债务。
想亲眼看看毛主席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他从绝望中拯救出来,获得了新生。1952年土地改革时,他在大会上斗争了地主,分得十四亩耕地和一所房子。他知道这些幸福都是共产党、毛主席赐给他的,开始产生了想亲眼看一看毛主席的念头。无论见到那一个干部,他总是说:“让我亲眼看看毛主席,我这一辈子就心满意足了”。杏子熟了,他就晾杏干;包谷丰收了,他就拣几个最大的留下;甜瓜熟了,他又摘两个最好的保存起来,准备随时带上去看毛主席。“替我给毛主席写封信,问候问候毛主席吧!”库尔班·吐鲁木老人常常这样请求别人,人们劝阻说:“毛主席太忙了,不要打扰他老人家。”但库尔班·吐鲁木还是先后寄出七封信,还给毛主席寄了杏干和桃干。
要骑着毛驴上北京
互助合作的道路,使他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他想见毛主席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了。1955年秋季丰收后,库尔班·吐鲁木作了近百斤饷,打定主意骑着毛驴上北京去见毛主席。县上的干部和乡亲们再三告诉他:北京离新疆很远,骑毛驴去不了。才劝住了他。骑毛驴去不成,怎么办呢?库尔班·吐鲁木就几次背上干粮到公路上拦挡汽车,要求司机把他带到北京,司机们也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差不多每个巴扎(集市)天,他总要骑上毛驴到县里探望县委书记,向他打听毛主席的情况。只要听到汉族首长和外地的汉族干部到了于阗,他总是想尽办法把这些“毛主席派来的人”请到自己家里,煮上鸡蛋染红了请他们吃,领着他们参观,倾吐自己渴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1957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王恩茂等同志到了于阗。当王恩茂同志听到这位老人再三要见见他们时,在百忙中和同行的人到了库尔班·吐鲁木家里。王恩茂亲切地鼓励他好好生产,并对他说:“将来有机会,一定设法让你到北京去一次”。
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
库尔班·吐鲁木的愿望虽然还没有实现,但毛主席和中央办公厅曾经先后给他来了四封信,并寄来毛主席的照片,再加上各级干部的关心,使库尔班·吐鲁木受到极大的鼓励。他想着: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劳动。几年来,他勤勤恳恳地劳动着。每当劳累了的时候,便拿出毛主席寄来的照片看一看,立时感到浑身有了一股热劲。在大雪盖地、寒风刺骨的日子里,他也背着口袋到一、二十里外的戈壁上去拾肥。1955年和1956年,他曾两次被选为乡、社积肥模范,在改变当地种地不多施肥的习惯上,他是一面红旗。去年他在社里共得了一千三百零五个工分,另外还积了十五万斤粪肥,又被评为县的积肥模范。去年社里的小麦黄熟了,为了使丰收的麦子不受损失,他带头日夜抢收,在收麦期间他一个人就割了近二十亩。
库尔班·吐鲁木带头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在乡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3年,老人不但积极参加了互助组,并且还用自己劳动得来的钱买了十二个犁铧,送给全乡的互助组。1954年成立常年互助组,他又买了一头牛交给组里无偿的使用,接着他又加入了合作社。从1953年到1957年的五年中,他一共卖出的余粮就有四千九百多斤。
北京寄北京的航空信
库尔班·吐鲁木多年来要当模范到北京亲眼看看毛主席的心愿,终于实现。今年6月间,和阗专区组织优秀的农业社主任、技术员和劳动模范去北京参观农具展览会,他也荣幸地参加了。当喜信传来的时候,老人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桃干、杏干、杏仁、葡萄干、葵花籽和大布,第一个来到县里,他恨不得插翅飞到北京,飞到毛主席的面前。一路上,他总是和同行的人叨念着:“这次可一定得见见毛主席”。火车每到一站,他就问:“这里离毛主席住的地方还有多远?”
在北京参观的日子,库尔班·吐鲁木天天盼望毛主席接见他们的消息,眼看参观就要完了,还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老人焦虑得接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别人以为他病了,他自己说:“我的病,见见毛主席就好了”。在北京,他还请人替他给毛主席写了两封信。“怎样寄信最快呢?”他问邮局的人,人家说航空信最快,果真他就寄了航空信给毛主席,要求毛主席一定抽空见见他。
见到了毛主席
6月28日,库尔班·吐鲁木最幸福的一天来到了。他和全体代表坐上汽车去中南海。他的心激动得就要跳出来。当脸带笑容的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出现在眼前时,他高兴得忘掉了一切,全神贯注地望着毛主席。就在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坐下来和全体人员合影时,他也只顾扭过头去看,这张照片上只有老人的头扭向毛主席坐的那边。合影完了,毛主席亲切地走在他的面前和他握手,并向他问好。老人用双手紧握着毛主席的手,很久也舍不得放开。他当场给毛主席献了礼物,又一次幸福地和毛主席握了手,摄影记者就在这时候拍了一张照片。他在向我们说这件事时,不断拿起这张照片来,仔细地端详着。库尔班·吐鲁木激动地说:接见后的第二天,毛主席还专门派人来看我,送给了我十公尺条绒。
老人见到了毛主席后,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一连四个夜晚都没有睡着觉。毛主席接见他们的情景像电影一样,不断出现在眼前。他觉得自己更年青了,力气更大了,回去后,要把这一切告诉给每个乡亲,要鼓足更大的干劲来搞生产,要作更多的事来报答毛主席。
本报记者 丁文、王立忱(附图片)
  库尔班·吐鲁木和毛主席握了两次手还舍不得离开 侯 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