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既当先生 又当学生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红专大学大量培养红色多面手 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贯彻群众路线取得成功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1
第6版()
专栏:

  既当先生 又当学生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红专大学大量培养红色多面手
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贯彻群众路线取得成功经验
本报讯 记者郑启民报道: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院在大跃进中,各项工作经常出现新的不平衡。该院为了不断解决这个矛盾,把每个工作人员都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多面手,于7月中旬创办了一所红专大学。这所适应新形势创办的干部的红专学府,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到目前为止,全院八百多人中已有一半以上参加了学习,许多人自愿担任了义务讲师和教授。各系科学员们自办的实习工厂也陆续投入生产。
这个学校与一般大学和机关的业余学校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它没有专门的讲师和教授,而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谁擅长什么就讲什么。当他走上讲台讲课时,就是先生;当他走下讲台,听别人讲课的时候,又成了学生。如该院设计师邬平钰,义务担任了热管件设计专业的教授,而他又是锅炉和通风设备等设计专业的学生。该院党委书记马得骏任大学理论政治课教授,同时又是大学特别班的学员。因此这是个互教互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学校。
这个大学也没有专门的教本和教材,而是做啥学啥,学了就用。如该院卫生动力设计科,于7月下旬突然接到一项紧急设计任务,而这项设计业务全科只有一个人熟悉。这时,红专大学卫生动力系就聘请这位同志讲课,课后把这项新设计任务当作习题分给学员去作。结果不仅按时完成了设计任务,而且使很多学员多学了一门专业。
这个大学的理论政治课的教法也和一般大学不一样。他们除了讲马列主义的书本知识外,还按照每个时期党所提出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在学员中收集各种思想反应,找出普遍性的思想问题,由党委书记或院长在课堂上“抛纲”,让学员大鸣大放,重点开展争辩,然后再由讲课人做出总结。如8月初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要采用土洋结合的方针”这一课,就是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的,效果很好。
为了使学员们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设计与施工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学员们经过半个多月来的苦战,还先后建立了炼焦和化铁炉、无线电装配、建筑材料试制和水暖设备安装等十几个实习用的车间。在这些车间里,还出现了几十种发明和创造,其中有三项已达到国际水平。
目前,该校所设的系和科还在继续扩大。除已设立的卫生动力、机械、电机等六个专业系外,还专门为老干部和党群干部开设了特别班。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一面参加文化学习,一面正在筹备设立行政系,下设烹饪、修理等专业,争取人人成为多面手。
这所红专大学的设立,把该院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技术和文化革命的劲头都鼓了起来,并向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跃进。这个目标,就是要使每个设计人员的设计定额,在平均已比去年提高十倍左右的基础上,再向前大大跃进一步,争取今年“十一”前,完成该院原订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全部设计任务,并为国家再节约黄金十万两,作为国庆节的献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