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学校办厂要贯彻工业建设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1
第7版()
专栏:

  学校办厂要贯彻工业建设方针
  本报评论员
最近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大办工厂,烟囱林立,天天有新产品问世,大学生兼做了工人。虽然时间不长,已经可以看到学校办工厂的好处很多。学校办工厂,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使生产劳动和专业教育长期地结合起来;可以主动地安排教学时间和劳动时间,给教学和科学研究造成更方便更有利的条件;可以为国家增加一些财富,也为学生提供了一部分收入。学校大办工厂,使教育和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就可以迅速地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校怎样办工厂呢?学校的工厂是国家工业的一个部分,所以学校办工厂必须贯彻国家办工业的统一方针。学校办工厂要贯彻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要贯彻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勤俭办工厂的方针。全国学校大办工厂以来,各地学校采取了许多办法,有在实验室或实习工厂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设备比较齐全的工厂;也有完全手工操作的工厂,有建立小高炉的,也有建立冶炼各种合金钢的钢铁联合企业的。学校办工厂,可以又普及又提高,有适合学生用来普及技术而办的工厂,也有技术水平较高,或者结合研究尖端科学技术而办的新型工厂。学校办工厂,有由各系和教研组举办的同自己专业结合的工厂,也有全校性的综合工厂。那种只想办大的,不想办小的;只想办新的,不想要旧的;只想提高,不想普及;只想搞综合的,不想搞专业的思想是不对头的。要照那样办,就不能多快好省,就只能冷冷清清,而且办得不好。只有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办法,才能把工厂办得多快好省,轰轰烈烈。
有人认为,要得产品好,就要设备好,因而追求新设备,讲阔气。有的学校伸着手要材料,干劲不足。事实上,产品质量的高低,设备好坏并不是决定因素。许多学校都是尽量少买或不买新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原有旧料或代用料,能使用旧料就不用新料,能借用就不购买。成都工学院学生克服困难,用废铁屑、铁皮炼制成建厂需要的含油轴承。西安交通大学开办绘图仪器制造厂,不花一个钱,修理破旧的钻床和机床。天津大学土木系学生建立工厂,全部材料、设备都是自己解决,不花国家一文钱,用废弃的齿轮、钢杆拼成转动轴,用破脸盆当作机壳,终于制成一台鼓风机。北京铁道学院建立轨枕厂中,充分利用原有旧料和代用料。这种白手起家,大办工厂的精神,就是革命的精神。在这种生产实践的教育下,才能把青年学生培养成用自己的双手,使废物变成黄金,让旧机器创造奇迹的新时代的建设者。
“个个赛鲁班,干劲冲破天,不上小半天,厂房立眼前!”这是长春地质勘探学院一个学生歌颂他们办工厂的热情的诗句。让广大青年学生沿着党所指导的方向前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做,苦干实干,在教师指导,职工支持和校内外协作下,把工厂办得多快好省,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使工厂得到巩固和发展。经验证明,学校不但能办工厂,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办工厂。在教育和劳动结合的基础上,也就能把学校办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学校。现在,有些观潮派和反对派不得不服输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打个比喻,“它像一只沉船,黑色的桅顶,眼看就要被工厂的红色巨浪淹没了。”我们还必须掀起更大的办工厂的红色巨浪,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