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应城煤矿精简人员加强计划 产量提高成本减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8-18
第1版()
专栏:

  应城煤矿精简人员加强计划
 产量提高成本减半
【太岳电】长子应城公营煤矿初步改善经营管理方法,已便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应城煤矿是上党地区机器煤矿之一,最多时工人达五百余。解放以后,由于缺乏经验,在总厂管理机构上“头重脚轻”,科股重叠,互不连系;又无专人领导分厂;非直接生产人员过多(如筐头、锡头、马夫头等。合计非直接生产人员与半生产人员共九十六名),占全厂人数三分之一。在工料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确计算与深入检查,浪费很多。如不注意检查与及时修理窑底水道,每日要用本来可以节省的水工一百六十七个,煤柱木料一百十多根。每部高车不问工作速度如何,不问时间长短,一律每日发油八斤十二两,以致工料浪费。工资过高,普通拖工每人每日工资达三斗玉茭(约合三十小筐煤,超过了战前工资的四倍,战前普通每日七小筐煤)。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煤炭成本过大,去年底核算每小筐(四十斤)合米一升二合,已呈赔钱现象,到今年四月份几乎是卖一筐赔一筐。经理吴少林同志在三月份整党学习中,认识了这一严重情况是对革命的重大损失,回厂后即协同支部、工会共同研究,分别召集厂务、党员及职工大会,展开民主讨论,使大家认识一致,即着手改造。首先坚决裁减了不必要的非直接生产人员六十一名,每月节省了工资伙食小米八十六石八斗;总厂干部分工负责加强各分厂领导;提出“注重窑底”的口号,协同技师深入窑底检查,在技师精确计算指导下,自五月以来,每日全矿较前减少水工一百个,节省木料一百一十根左右。机器上也实行按件发料,每天全厂比过去省下机器油八斤。在产品上也克服了过去“出多就多,出少就少”的无计划状态,按各矿井的煤层厚薄、高低、窑路远近、坡度大小、煤质更硬、人力多少,评定了标准产量;对各矿井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行后收效很大,产量普遍提高。五月份每个厂工平均每天比过去增加一大筐到一筐半(每大筐八百斤),工资则以技术为标准,采取自报公议、厂工协议的方式进行了初步调整。各方面改进的结果,至今年六月底,每小筐成本已由过去一升二合米降为六合。营业方法也有显著改善,克服了以往过了办公时间就停止装煤的官僚作风,给农民以各种方便。拿木料粮食交煤价都按市价折收。两月来营业状况大大改进,虽在农忙季节,拉煤的人反而增多,每日销售最高额达到四十万斤,赶上了去冬旺销时的水平。自华北工商会议后,该矿又根据公营企业的各项具体政策,继续研究改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