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造福人类的科学新成就 控制热核反应就在眼前 苏联科学家首先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 中苏两国友好合作的又一个生动例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3
第1版()
专栏:

  造福人类的科学新成就
控制热核反应就在眼前
苏联科学家首先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
中苏两国友好合作的又一个生动例证
新华社22日讯 苏联研究和平利用热核反应方面又找出了一个新的途径。现在采用的“奥格拉”装置比过去用的强电流脉冲放电方法更优越,更有实现的可能。这就是说,威胁着亿万人民生命安全的氢弹——爆炸式的热核反应,将可以改变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可以控制的、平稳地进行热核反应;人类将从这里获得空前巨大的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因为用于可控制热核反应的“重氢”,在自然界水中大量存在,这种燃料足够人类用几万万年。
可控制热核反应研究工作的主持者、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长库尔恰托夫院士为了表示中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他要首先在中国宣布这项足以震奋全人类的科学新成就。本月20日,伏罗别尧夫同志接受他的老师库尔恰托夫院士的委托,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特地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宣读了库尔恰托夫关于这项研究成果的报告。
这篇报告详细描写了过去从未公布过的,建造在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内的“奥格拉”装置。它的原理是利用蒲特开尔提出的绝热捕集器。把预先加速到二十万电子伏的分子态氢离子注入捕集器后,在捕集器中解离为原子态离子,然后这样高温的离子就在捕集器的两个“磁塞”之间来回振动,直到相互碰撞发生反应为止。由于绝热捕集器的等离子气体中没有大电流通过,所以它的稳定性较高。因此,按这个方向解决可控制热核反应的问题是有前途的。此外,这个方法还可以解决实现驻定状态的热核反应的问题。“奥格拉”装置是到目前为止文献上已发表的热核反应装置中最大的一个,单是它的磁场线圈就需要四千瓩的电功率,真空室的总长达二十米。这套装置已经安装完毕,现正在开始进行实验工作。
出席报告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各有关研究所,高等学校以及工业部门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三百余人。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吴有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忠尧、施汝为、彭桓武、张文裕、郭永桓、饶毓泰、王竹溪等都参加了报告会。听众以极大兴趣听完了这三小时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代表郭沫若院长及到会者向报告人致谢,并通过报告人向库尔恰托夫院士和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参加这项重要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致以热烈祝贺,祝贺苏联科学家们在可控制热核反应这样一项关系全人类幸福前途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崭新的成就。钱三强强调地说,这次苏联科学家将尚未完毕的重要工作在向全世界公布之前首先在中国报告,是中苏两国人民间的伟大友谊和两国科学界互助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又一次具体表现。它对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实现党所提出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光荣任务给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附图片)
  人类福音 锺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