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云南有座“长寿炉” 连续出铁已六年,再用四年坏不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3
第3版()
专栏:

  云南有座“长寿炉”
连续出铁已六年,再用四年坏不了
本报昆明22日电 记者田良耕报道:云南省普洱县思普铁厂的一只土高炉已经连续出了六年铁,平均日产生铁二千二百公斤。这个事实对于土高炉“短寿论”者是个有力的驳斥。
这只土高炉是1952年兴建的,它的容貌迄今未变,完好如初。究竟它还能出几年铁,谁也难于断定,据说,它至少还可以使用四年。
这座土炉高约九公尺,外形四四方方地像座碉堡。炉膛是圆形的,容积为十四立方公尺。炉缸是用耐火、耐磨的大石块砌成的,外面用几尺厚的泥墙箍起,并且又围绕泥墙打上了松木桩,以防止倒塌。这里没有电也没有现代化的动力设备,铁厂利用水力冲击鼓风机,输送冷风炼铁。铁厂的职工们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土玩意儿,创造出了土高炉长寿的奇迹。
这座土炉所以长寿,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妙方”,只是因为一批青年工人在党的鼓励下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积极钻研,战胜了困难。1954年初,何明成(彝族)等十多个年青力壮的筑路民工被调到土炉上当学徒工。这个铁厂建立几十年了,而所有师傅都是从遥远的县份花极高的工钱请来的。1954年的雨季,老师傅照例停炉回家了。他们认为雨季地潮温度低,根本炼不出铁,而且炉子易出事故。虽然铁厂领导方面一再动员他们打破常规,照常生产,可是他们仍然坚持地说:“这是从来没有人干过的事!”他们临行的时候,还再三嘱咐要停炉。铁厂为了破除雨季不能生产的迷信,也为了使学徒工很快掌握技术,毅然放手鼓励学徒继续开炉。何明成等学徒工一开始掌炉炼铁就遇到困难,一连两天都不出铁水。这时,有人便趁机讽刺说:“几十年老师傅都不敢干,小小学徒真是妄想!”但是党组织马上给予帮助,动员全厂工人分班帮助他们敲出凝结的铁水,厂长亲自到炉子上指导,挽救了土炉。他们根据这次事故的教训,在炉底开了通风沟,避免雨季地气潮湿,并且在沟里烧火保持炉内温度,建立了交班、检查、检修等维护制度。就这样,这座土高炉就被学徒们驯服了。
几年来,何明成等刻苦钻研,通过在不同火色下炼出的各种铁的比较、风嘴在不同倾斜角度下对铁水的影响等研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炼铁技术。
铁厂请来的老师傅从1955年起不来了,他们下定的土炉“寿命活不过三年”的断言,也被铁的事实粉碎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