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海宁小土高炉开放大红花 五昼夜出铁八吨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3
第3版()
专栏:

  海宁小土高炉开放大红花
五昼夜出铁八吨多
据浙江日报报道 浙江省海宁动力合作工厂学习和发展了“山西式”土高炉的经验,建设了一座出铁十分正常的土高炉。这座高炉每隔一小时出一炉铁,平均每天出铁三千余斤。最近五昼夜零二小时,这座炉共出铁一百十三炉,炼出生铁一万六千一百零五斤。这是海宁县委钢铁试验田开放的一朵红花。
这座体积一点五立方公尺的土高炉是根据山西炉的样式改建的。山西炉原来没有热风炉,工人们就以柴油桶制成热风管,利用炉子本身的热气保持炉温。并在炉顶加料处增设加料斗和料钟,使加料均匀,煤气减少。
这座土高炉所以能够正常出铁,主要是县委大力搞“试验田”的结果。从建炉这一天起,县委徐副书记只要不下乡,每天总要到“试验田”去一趟,晚上开会到深更半夜,他还要赶到“试验田”,跟工人们一起研究解决建炉和炼铁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当炼铁中发生铁水冻结的问题时,徐副书记就召集工人、土专家等进行“群医会诊”。例如,有一次他们设法在炉底装置了排气管,使潮气排出,保持炉底温度,保证了铁水畅流。
这个土高炉的工人,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不满足于一般地做到铁水流畅,他们不断地改进炉子的构造和操作技术,来延长炉子寿命,提高生铁产量。例如,他们原来只用了二百五十块耐火砖砌炉腹,五天就需要把炉子拆修一次,很不合算。最近,他们在检修炉子时,把砌炉腹用的耐火砖增加为六百块。这样,炉子的寿命就可延长几倍。他们还在炉壁内增加一层保温设备,使炉温经常保持一定温度,保证了生铁产量日益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