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娃娃生了病 医生疼在心 北京儿童医院抢救病儿建奇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3
第7版()
专栏:

  娃娃生了病 医生疼在心
北京儿童医院抢救病儿建奇功
本报讯 北京儿童医院千方百计地抢救了许多垂危的病儿,而且把共产主义的医疗作风贯彻到医院的整个工作中。
中毒性痢疾前两年的病死率是33%。今年儿童医院提出要砍掉中毒性痢疾病死率的一半,主要的措施就是及时抢救。现在,凡是症状明显的中毒性痢疾病儿,一般的能在进门后十五分钟内作上治疗。为了抢救中毒性痢疾患儿,大夫、护士不嫌脏,不嫌累,经常守在病人身旁。有的主治医师在抢救病人时两夜一天没有睡觉,对于这种昏迷的病人,大夫们不断地为孩子吸痰,当吸痰器坏了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口通过导管来吸。经过这样的抢救,很多垂危的孩子脱离了危险。
在8月8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患中毒性痢疾的儿童赵立英因高烧十二小时、嗜睡两个半小时而来住院了。这个孩子当时完全昏迷,牙关紧闭,面色青灰,眼底角膜反射已消失,呼吸不规则,连打针都没有反应了。儿童医院三条门诊部二楼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当即一起抢救,作静脉点滴、注射、喂药、给氧气,一分钟也没有耽误。但孩子病势沉重,情况愈来愈坏,到五点二十分病儿的呼吸已停止了
(心还跳动)。这时,病儿的父母看着将要死去的自己唯一的孩子,呆的说不出话来。在整风运动中提高了政治觉悟的医护人员们,再也不像过去一遇到垂危病状就只好准备死亡诊断书的态度,而是抱着一心把病儿救活的信念,丝毫不懈地继续抢救。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他们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麻醉科大夫参加抢救,同时采用加压力输氧气的办法使病儿恢复呼吸。这样战斗到六点多钟,终于把一个心跳很乱、呼吸停止了四十五分钟的孩子救活过来。五、六个大夫和护士仍然轮流守在孩子身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不断地注射青霉素、肾上腺激素等药物。不想到八点多钟,病儿又第二次停止呼吸。当她们采用儿科从未使用过的“加压用氧”的办法进行抢救时,大量血性分泌物突然从病儿气管中喷出来,心跳每分钟达到二百次左右。在四、五位大夫会诊下,立即决定采取各种办法抢救。半小时后,这个孩子的心跳才每分钟减到一百六十次左右,恢复了呼吸,病情又好转了。到了第二天早晨一点钟左右,病儿第三次停止呼吸,又有大量的血性分泌物从嘴内喷出,生命垂危。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们提出“只能救活”的口号,继续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八天后,这个三次停止呼吸的病儿终于痊愈出院了。
刚出生六天的病儿王真福患破伤风,合并肺炎、败血症、皮下蜂窝组织炎,到医院门诊时已抽风不止,情况危急,如果不收入病房抢救,可能很快死在门诊室里。医护人员决心要抢救这个孩子。病房的单间黑屋子都已收满了病孩,他们就破格地把孩子放在大病房。医护人员和技工一起安装了一个黑罩子,罩在病床上,把同屋哭闹的病孩移到护士办公的地方,为破伤风病儿创造了黑暗和安静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夫们为了不使孩子因注射刺激而引起过多的抽风,就把胃管从紧闭着的牙床侧缝里插了进去,药水和奶都从胃管灌进去。护理人员在黑罩子底下辛勤地护理着这个高烧、昏迷的婴儿,及时给他翻身、换尿布。在酷热的7月里,这个病儿没生一点痱子,屁股也没有腌红。由于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孩子住院两周后抽风完全停止,孩子的妈妈是一个已生过九个孩子的农村妇女,过去有几个孩子都由于患破伤风死亡,但是这次,她却在两周之后,喜出望外地从医院里抱回了这个两眼黑溜溜的孩子。
这是整风运动在儿童医院结成的丰硕之果。医护人员们在整风运动的烈火中,认真检查和批判了自己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医院在边整边改中,破除了一些不利于病人的陈规陋习,取消了急诊条例,不论患病轻重,任何时候都可就诊,星期日和假日照常门诊,作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夜应诊。需要住院的病儿尽可能住院,并扩大了家长陪住的范围。为了避免住院医师八小时换班制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全面实行了住院医师一贯负责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