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和平海轮争上游 吴淞口外大会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7
第2版()
专栏:

  和平海轮争上游 吴淞口外大会师
据新华社上海26日电 今天,大连和上海两地的造船工人驾着他们在大跃进中快速建成的七艘轮船,在吴淞口外辽阔的长江口江面上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师。
吴淞口外,微风轻拂,阳光透过云层普照江面泛起了鱼鳞般的光芒。在这过去是帝国主义军舰云集的地方,今天举行了新中国造船工业的大检阅。
上午,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在造船周期上展开热烈竞赛的两艘载重量五千吨的海轮“和平二十五号”和“和平二十八号”胜利会师了。同时参加会师的还有沪东造船厂提前建成的“民主十四号”客货轮、“航工三号”拖轮,江南造船厂的“江蓉”号客轮和护航拖轮等。
十一时半,当两地的轮船在吴淞口外会合的时候,各船汽笛齐鸣,锣鼓喧天,相互升旗致敬。双方船上的造船工人尽情地欢呼鼓掌、挥手祝贺。船上放出了大批彩色气球、和平鸽和金光闪闪的礼花。
今天会师的轮船,都是大连、上海两地船厂工人在大跃进中快速建成的。建造期中,大连和江南造船厂为提前建成五千吨海轮,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友谊竞赛,使造船周期大大缩短。江南厂的“和平二十八号”比计划缩短十三个月,大连厂的“和平二十五号”比计划缩短八个月。后来参加竞赛的沪东造船厂,也把“民主十四号”建造时间缩短四个月。
三个厂在这场不平凡的竞赛中,是竞赛的对手,又是协作的对象。建造同样型号海轮的江南和大连两厂,彼此分工制造一部分船上的机械,竞赛中,他们都把最先做成的、质量最好的机械交给对方。沪东造船厂职工克服了许多困难,为两艘海轮制造了两千四百马力的主机。全国还有一二百个协作工厂,为了支持这场造船工业的大竞赛,也都突击赶工,纷纷提前交货。
参加会师大会的还有一百多个协作工厂的代表和上海各界代表。
十一时三刻,会师仪式完毕,客船和主船以江南厂的“江蓉”轮领先,浩浩荡荡驶入黄浦江。停泊在黄浦江两岸的许多船只,都鸣放汽笛,表示祝贺。黄浦江两岸成千上万的市民都涌到江边,观看挂满彩旗的轮船大游行。船上起奏的“社会主义好”的轻快乐曲,同岸上人们的欢呼声汇成一片。会师游行到下午四时结束。(附图片)
  跃进双胞  华君武
  新华社记者 张萍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