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点灯不用油 烧饭不发愁 安徽阜阳县家家户户用沼气照明做饭 阜阳专区在本月内将基本实现沼气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8
第3版()
专栏:

  点灯不用油 烧饭不发愁
安徽阜阳县家家户户用沼气照明做饭
阜阳专区在本月内将基本实现沼气化
本报讯 阜阳县已基本实现了沼气化。全县三百三十一个农业社已普遍利用沼气煮饭、烧茶、照明(使用沼气的人口数已占全县总人口数80%),有些社已利用沼气发电。
阜阳县是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作沼气试验的。到最近全县已建造沼气池和沼气缸七万零六百九十四个,利用天然沼气沟、塘两万多处。
阜阳县能在短期内基本实现沼气化,主要是县委加强了政治思想领导,充分发动群众,普遍采用土法上马而获得的。
首先,他们依靠群众扩大了沼气的来源。当时各地建立的三百多个发酵池,都是用死盖发酵的办法培养沼气,“不出气”和“出气少”的现象较普遍,使沼气化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而且造价高,不易推广。油坊店乡小学教师姚奕昌在污水塘里用木箱捕捉沼气成功,证实了污水沟塘是沼气取之不竭的源泉。县委发现这一新创造后,便亲自领导在城关连夜试验,并召开各级干部参加的现场会议,很快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利用自然沼气的同时,对人造沼气池也进行了改造,把原来的死盖改为活动盖,增添了搅拌器;又把地下池改成了半地下池(夏季,半地下池温度较地下池高)。这样,可以随时在盖上加压力,发酵快,产生的沼气多,因此,解决了人造沼气池“出气少”“不出气”的问题。同时,他们又推广了用青砖、砂矼、土洋灰等代替钢筋水泥造池,减低了池子造价。此后,县委又依靠群众解决了输送和储藏沼气的困难。他们的办法很简单:通过皮管,苇秆、鸡肠、狗肠子,从捕捉沼气的“活动盖”中把沼气装在汽车内胎、油布包内,就可以使沼气搬家;在水缸上加“活动盖”就可以储藏沼气;同时也找到了用群众现有的锅灶和土炉就可燃烧沼气煮饭的办法。此外,还总结推广了工人黄素英所创造的土制沼气灯泡办法——用棉纱、牙膏、水玻璃和明矾就可制成,和气灯灯泡完全一样。
阜阳县重视群众创造的土办法,把捕捉、运输、贮藏、使用沼气和点灯的关键问题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解决,沼气化运动便在全县很快形成,现在全县基本上实现了煮饭、照明沼气化。现在正在进一步依靠群众研究解决沼气池过冬的问题。   (于明、于风)
本报讯 安徽省阜阳专区正在推广阜阳县用土办法实现沼气化的经验,力争在本月底达到全专区基本上沼气化。
全区沼气化的重点工作是保证沼气越冬,除采取措施解决死水沟塘冬天仍继续产生自然沼气外,现正大力兴建加温沼气池,全区要建一百立方公尺以上的沼气池十三万个。沼气化的要求是全区绝大多数群众使用沼气做饭、烧茶和点灯,并建立少数沼气发电站。要求全区已建立的三万多个农民食堂首先全部使用沼气做饭烧茶、点灯;在全区主要交通要道上分建两千多个沼气茶水供应站;尽量利用现有动力设备建二百二十个沼气动力站,供应农村加工和照明。现在全区专、县已建立了沼气化指挥部,区乡社正纷纷建立沼气化营、连、排组织,层层由党委书记挂帅,亲自动手,解决技术问题。阜阳专区现已建小型沼气池二十二万多个,沼气缸七十一万多个,50%的社已基本实现沼气化。 (于风、于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