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同是试验田 庄稼不一样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吸取土洋之争教训进一步走向实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8
第7版()
专栏:

  同是试验田 庄稼不一样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吸取土洋之争教训进一步走向实际
本报讯 今年年初,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检查批判了过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严重缺点,提出了“土洋并举,以土为主”的内外、上下、左右三大结合的工作方法,研究工作有很大进步。具体的方法是:第一,结合江苏省农业生产的需要,组织一百人左右的技术干部和其他单位结合,长期下乡组织全省农业科学技术网。第二,在不同产区组织了双季稻、稻麦两熟、淮北、黄岩柑桔等十二个综合工作组,以社为基点,抓住当地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丰产试验田进行试验,加强技术指导。第三,在农业科学研究所内栽培了双季稻、稻麦两熟、一熟棉花、二熟棉花、小麦、玉米、山芋等六种类型的高额丰产试验田,每一种试验田都聘请二位生产能手,采取土洋专家共同结合的办法,定人定田,进行田间具体的技术指导,培养高额丰产。第四,在省委统一领导下,组织综合考察组先后在淮北、苏北等地区对夏收作物进行重点考察。因为以上这些工作的方向正确,路子对头,使农业研究工作进一步与生产跃进结合起来。
采取多种办法联系实际之后,许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体会到农业生产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具体操作相当复杂,他们和过去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散的、孤立的、单干的、钻牛角尖的工作方法对照之后,开始树立了综合研究的生产观点。过去只专土壤不问其他的人,现在也开始从丰产出发,学习肥料和栽培的知识,总结群众经验,进行集体研究。在农村里的技术人员,他们都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一面劳动,一面试验;一面传授技术,一面检查生产,替各县培训农业技术干部。他们是学员也是教员,是检查员也是研究员,受到各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淮阴的工作组,由于克服了保守思想,依靠群众,大胆采用了东北“公十七号”良种,因此,他们和地委干部合作在新稻区渔沟乡五星农业社种植的早稻试验田亩产一千七百多斤,创造了超过当地群众二倍以上的高额丰产。
农业科学研究所内树立了土洋专家的对立面之后,田间生产情况比往年大大好转,在一熟棉田需要整枝的时候,在田头会议上,生产能手胡林楼建议立即进行整枝,他认为整枝后日照充足,棉铃养分增加,可以保证增产。特作系主任华兴鼐认为影响不大,不必整枝,争取多结一些棉铃。土洋专家双方互不服输,最后就按照双方意见在一块田里作比较试验,几天之后,没有整枝的花蕾有脱落现象,整过枝的棉花长得很好,这时,华主任才服气了。因为试验田耕作精细,措施贯彻及时,因此也推动了大田作物的管理工作。
但是,在贯彻“土洋并举”方针的过程中,因为迷信书本,迷信洋专家,以致丰产试验田的水稻生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失。收获结果,亩产只有八百七十二斤,远远地落后于农业社的丰产试验。
经过半年来的实践,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领导上总结了工作,接受了教训,进一步明确了在研究工作中必须政治挂帅的重要意义,决定由所长亲自动手抓丰产试验田,贯彻增产措施先做样子,并根据工人的要求,划出三亩晚稻全部交给工人栽培,和洋专家树立对立面,以促进农业科学试验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史越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