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走进活课堂 向实际求教 文村乡水利学院巩固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8
第7版()
专栏:

  走进活课堂 向实际求教
文村乡水利学院巩固了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河南省登封县文村乡群众自办的水利学院,五个多月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村乡水利学院在今年3月开学。第一期五十名学员已经毕业;第二期五十名学员已开课两个多月,学习时间已延长为一年。两期学员90%都是脱盲以后的社员。从这所学校毕业出来的学员,都能单独进行中、小型水库的勘测、设计、选择库址和施工中的技术指导等工作;能掌握水土冲刷的基本规律和从科学原理上了解水土保持工作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科学地掌握水土保持工作中谷坊、鱼鳞坑等四十种大、小工程的全套设计和施工指导工作;还能担任工地的“政治指导员”。全县许多乡社都请他们去帮助指导修水库,搞水土保持。
这个学校的学习紧密结合生产。农闲时,学习时间早晚五小时,农忙时每晚三小时,学员每天在农业社的劳动时间不少于一般社员。学习的主要课本是乡的中共党委书记亲自领导编写的“文村乡几年来治水经验总结”的小册子,另外有灌溉学、水土保持(包括治沟、治坡、治河、水库、田间等五项工程)、土壤、代数、算术、政治等。学员和教员下地带着书本和仪器,边劳动边学习试验,许多已经做过的工程都被初步提高到科学原理上来了解。为了结合治沟、治坡的理论学习,他们开出社员们认为“不毛之地”的荒山、河沟八十亩,全部种上油料作物,估计这块地今年可为农业社增加七千元以上的收入。学员们在野地里和工地上进行水利工程的理论学习。他们一手拿书本,一手拿仪器,边学习边进行勘测、设计。五个多月以来,他们确定了三十个水库库址,有些已经开工,其中已经修好的蓄水量达六十万公方的中型水库,由于确定坝址有了科学根据,找到了活的水源,解决了全乡一半耕地的灌溉问题。他们还在山坡上建立了径流试验站,下雨时,学员聚在这里试验,研究径流大小和本乡土地冲刷情况以及山坡治理后蓄水量大小的情况等,以便进一步开展本乡的水土保持工作。
这所水利学院的师资问题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教研组由优秀学生黄一振、李铁蛋和党支部书记牛金铎组成,由黄一振任技术教员。教研组还吸收学习小组长参加,并聘请乡里有治水经验的老农为技术顾问。学校派教员去邻县的农田水利训练班听技术课。最近,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张广义到这所学校任教。现在,教研组已成为全校政治和技术统一领导的核心。
这里的学生个个都发奋苦学,很少休息。优秀学生刘根把代数方程式、工程原理上的比例数字写在手上,准备随时背诵。文村乡水利学院的学员们决心攀登文化技术的高峰,早日成为红色专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