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云南十万农民上山炼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9
第1版()
专栏:

  云南十万农民上山炼铜
本报讯 “铜是副帅,是有色金属中的钢铁”。这是云南省委提出的行动方针。最近云南省组织十万农民上山,大建土炉,大搞土法炼铜。
云南省一百二十六个县中,已有一百零二个县发现有铜矿,找到的矿点已有四百六十多处,省里很多群众有三百多年的祖传炼铜经验。云南省组织十万农民上山,在7、8两个月内,建成日产一百公斤的土炉二千座,今年产铜两万吨,明年产铜八万吨。
土洋并举、以土养洋是云南省自力更生地发展铜工业所走的道路。云南省确定在今、明两年内,粗铜的生产90%以上(今年是百分之百)依靠土法;各专区、县的铜产量将占全省铜产量66%到82%。丽江、大理等专区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使铜产量和全国闻名的东川和易门铜矿并驾齐驱。
为了解决土法冶炼中资源品位较低、对矿石特性没有摸熟、铜的回收率低和部分单位炼不出铜等问题,云南省经过组织经验交流,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土法选矿。发动群众坚持手选,提高入炉品位。广泛推广马拉鼓风机、水推鼓风机和风力鼓风机,设法改变人推的办法。二、组织滇南、滇北、滇东三个协作区,要求历史较久、条件较好的单位支援条件较差的单位。组织留学,以厂带厂、老厂包新厂,共同跃进。三、就地调查和发动土专家。还准备从东川抽调五十名老师傅,由云南冶金局负责组成十个巡回小组,到基础较差的地区进行指导。各地并组织现场培训,包教包学,培训土法炼铜人员。
云南丽江区各族人民到7月底已用土办法在全区建成了二十九个铜厂、六十四个炼铜炉子,其中四十九个炉子已投入生产,并已炼出了一百多吨铜。(附图片)
左图:四川省高县炼铜小高炉日夜在生产铜。炉前看火的两位工人,就是刚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右图:中共高县县委委员、财贸部部长黄汉武(左二)正在矿山上检查采矿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