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北京矿业学院二百多名工农学生将走上生产战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9
第7版()
专栏: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北京矿业学院二百多名工农学生将走上生产战线
本报讯 二百多名工农学生(其中煤矿产业工人一百三十多人)即将从北京矿业学院毕业。
这批工农出身的大学生在解放前都是深受帝国主义、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压榨与剥削,生活极端痛苦,绝大部分都是处于文盲与半文盲状态。
解放后他们的生活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昔日的奴隶成了今天的主人,党和政府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怀,将他们送进了识字班、工农速成中学,直到北京矿业学院学习。在短短的八年中,他们已经成为既掌握现代煤矿技术又懂得科学理论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在八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学完普通学校中十六年的课程,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进入大学后困难就更加重。他们不向困难低头,勤学苦钻,为了不至于掉队,他们用上了所有休息时间来进行复习。他们在北京四年了,但有的学生甚至连故宫、北海都还未去过,因为时间对他们来说要比游息更为宝贵。这样,他们终于攻下了科学堡垒。绝大多数的工农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好,甚至有的从进大学以来各门课程都是五分。
今年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已不再像往年那样“纸上谈兵”,而是
“真刀真枪”进行生产设计。他们与其他学生一道,承包了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九百万吨的矿井生产设计任务。在全院十三个设计室及巡回生产设计队中,除个别的外,他们都担任了设计室室长及生产队长的职务,起着组织与骨干作用。不论在设计思想上、方案探讨上,以及在技术革新上都反映出他们能密切结合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并且敢于向落后保守的思想作斗争。例如在竹壁一矿的设计室里,矿工出身的周志第和寿本富打破了书本上所规定的、教师们一向奉为清规戒律的、在井下送电不能超过五百公尺的保守与迷信。在设计过程中,井下送电的距离远远超过了五百公尺,而达到了将近一千公尺。若按指导教师的方案,必定得在井上装置一套升压设备,井下再装一套降压设备。敢于向落后与保守思想作斗争的周志第与寿本富仔细分析了情况,并进行了实际计算得出了结论,认为井下距离超过五百公尺的低压输电完全可以,关键问题在于只要输电电缆选择适当,这个新的方案不但技术合理,维护管理方便,而且也安全,最大的特点是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单是所省下的变电设备就值二万多元。但是当这方案提出后,当即受到指导老师的反对,认为书上没有这么讲,老师亦没有这么讲过,但是经过方案的答辩、技术比较,在事实面前指导老师终于同意了。
在设计过程中,工农学生由于对现场情况熟悉,因此充分利用了当地所产的青砖、土坯、料石等建筑材料,给国家节省大量的水泥及混凝土,使设计的总投资比河北省工业厅要求的降低43%,每吨煤的成本降低34%,并使整个矿井提前一个半月移交生产,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初期投资,因此指导教师对他们的评语是:“设计成果完全可以保证现场施工,设计质量完全达到了院设计室的要求”。
在毕业前夕,这批工农出身的大学生,内心中充满了对党的无限感激与温暖,当有些同志问到他们毕业后愿意分配到什么地方,他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雨林、袁怡成)(附图片)
  北京矿业学院的矿工大学生们正在设计室进行毕业设计。
彭应禄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