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郑州访奇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29
第8版()
专栏:

  郑州访奇花
  杨昌凤 刘野
初秋的日子,郑州市南阳路上一片宜人的景色。梧桐和杨槐,芙蓉和美人蕉,把街道装饰得格外美丽。在这幽静的环境中,郑州纺织机械厂的职工家属们生活得并不平静。他们正在以冲天干劲办工厂、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8月20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访问了这朵在郑州市盛开的奇花。一走进家属委员会办公室,马上被“劳动社会化,生活集体化,思想共产主义化”的标语吸引住。
走出家庭小圈子,办工厂,参加生产,这是郑州纺织机械厂职工家属们殷切的希望。今年春天,家属们在学习总路线的时候,普遍感到繁重的家务劳动缠住了她们的身子,没法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她们说:“不学总路线是搞五好,学了总路线还是五好,就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点工作么?”她们还编了快板:“搞家务,真心焦;有干劲,鼓不了。锅台转,真发愁,怎样力争到上游?”因此,当她们一旦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她们是那样欢欣若狂。
6月初,郑州纺织机械厂家属委员会一决定办工厂,家属们都纷纷走出家庭,亲自动手筹建工厂、苦学技术。她们很快地办起了八一造纸厂、化学制板厂、五金厂、木工厂、酒精厂、制鞋厂、缝纫厂和洗染厂。目前还正在筹建炼焦厂、水泥厂和自行车修理厂等。
让一群家庭妇女白手起家来兴办工厂可不容易。虽然领导和职工们给予她们很多帮助,但是,投资、跑腿、出力气、学技术,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这一个个小工厂,哪一个没有凝结着她们的心血?八一造纸厂的诞生,更是经过一场艰苦的斗争。
要办造纸厂的消息一传出,大家就张罗着腾房屋、砌小池;不会技术,就去拜师傅。吴德珍和周玉英,已经是四十来岁的小脚妇女。为了学技术,她们在天气正热的时候,从郑州长途跋涉到密县去学习。那天,她们坐汽车,走山路,累得腰酸腿疼,还是彼此鼓励说:“路再长,总比二万五千里长征短得多。我们要学习红军的精神。”到了目的地,她们并没有休息,马上开始学技术。整整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她们就回来了。
7月29日,造纸厂的纸碾还没安装好,周玉英和贾秀英等六、七个人,就拉着一车纸屑到附近农业社去借用石碾。碾子重、天气热,个个人汗如雨下,直喘气。快要碾好了,突然又来了一阵狂风大雨。她们赶快脱下衣服,把纸屑包起来,冒着雨直往回跑。“八一”的头天晚上,为了造出第一批纸来给“八一”献礼,她们又熬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一会儿掏纸末,一会儿又和纸浆,人人忙的汗流浃背。8月1日清晨,她们终于造出了第一批纸。大家敲锣打鼓,抬着亲手造出来的纸到党委会去报喜。
参观了这些工厂,我们得出的一个深刻印象是:职工家属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后,立刻就在生产上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无穷尽的智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化工厂里,我们看到一种令人奇异的产品,一块块方形的板子,板面光滑得像是铺了一层玻璃。
“这是什么?”
“是化学锯末板,用锯末、夌苦土、地板黄、氯化镁、滑石粉等混合搅拌成的,浓度一点八……”张雪英、齐秀兰、刘美兰和王永珍用流利的术语回答着我们的问题。这四位年轻的妇女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以前她们在家里整天做饭看孩子,认定这一生只能吃一辈子丈夫饭了,可是今天她们却直接为国家创造着财富。她们不到一个星期就掌握了制化学板的复杂技术。那些天,她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想着学技术的事,她们采用各种办法试制,果然比老师傅做的质量还要好。现在她们制出的化学板,可以代替浆纱机门上的钢板,就这一项,一年能够节省二十吨钢材。酒精厂里的情景更是动人。几间矮小的房子分成了蒸煮室、过滤室、化验室等,厂长杨文敏前前后后忙碌着,简直像一个熟练的技师。看到她灵活的操作,谁也想不到不久以前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家属们办的这些工厂,在生产上正在逐渐放射着异彩,不到一个月,她们已经为国家创造了一千多元的财富。她们亲手创造出来的酒精、化学板、纸、鞋、木器等等,正逐步满足着工厂和全厂职工、家属们的需要。
参观者的心情是一刻也不能平静的。这里激动你的不是现代化生产的雄伟场面,也不是震人心弦的马达声,然而,这些新的生产大军的精神,她们那种自觉地冲天干劲和主人翁的创造精神,却比任何东西都富于感人的力量。你去参观,她们毫不掩饰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一遍又一遍讲述她们办工厂、学技术的经过,使人们从心里和她们共同享受这种愉快。过去,人们一提到家庭妇女,就和落后、自卑、心胸窄狭等字眼连在一起,然而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却是充满了信心和自豪感的生产者。但是,她们也懂得自己前进路上的困难,她们总是说:“多给我们提提意见吧!我们还在学习着干呢?”谦虚而自豪,这是她们参加工作以后,在思想上迅速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
家属们参加劳动生产以后,她们的劳动和生活,有组织、有秩序地建成了一个集体。职工家属们现在已经和男人一样无牵无挂、兴致勃勃地在工厂里工作,每天按照一定的时间上班下班。妈妈们去上班,孩子们也有着自己的集体生活。郑州纺织机械厂有家属四千九百多人,七岁以下的孩子就有两千多,家属们组织起来建立了一百多个托儿所和哺乳站。
成立公共食堂也是她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靠这些食堂,使一千多名妇女摆脱了家务劳动,从锅台走上了车间,从家属变成了工人。
我们去参观西一街公共食堂的时候,很远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的香味,是炒菜的油香,是新稻的饭香。十几位四十岁上下的妇女和在工厂里工作的家属一样,紧张愉快地劳动着,她们从清晨二时就起床为大家安排着一天的饭菜。这里的饭菜便宜,花样翻新,清洁卫生,服务周到,这比我在街上看到的有些食堂更使人感到舒贴,有家常味。这样的食堂,一共有四十个。
各种新的景象使我们深刻地感到人们思想上正开放着共产主义的花朵。参加社会劳动和集体生活,这在人们思想上引起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听到这样一些故事:开始办工厂、办食堂、托儿所的时候,有些人对工作挑挑拣拣,不愿意做炊事员和保育员。
“我围着锅台转了半辈子,现在还叫转锅台,我不干!”
“当工人有多好!可以学技术、学文化,看孩子做饭有什么出息!”
“要当工人还是去大工厂,小工厂没有意思。”
经过一场辩论之后,思想上的白旗被拔掉了。沈学芝以前一心当工人,可是当她懂得了炊事员的工作同样是集体劳动的一部分的时候,她就爱上了这一行。四十岁的齐嫂已经有七个孩子了,她报名当保育员,有人对她说干这一行挣不了多少钱,她回答得好:“我并不是为了挣钱,我是为了解放自己,解放全厂的家属,使她们能够参加生产,就是一个钱没有,我也要干!”在这里,邻里之间、夫妻之间、互助团结友爱的气氛,一天一天增长起来。许多工人帮助自己的妻子学技术,学文化。木工厂厂长曹玉珍参加工作以后,他们夫妻的感情更好了,他们在家务劳动上分了工,她爱人的衣服破了,曹玉珍顾不过来,他就笨手笨脚地自己缝。有一次,他对曹玉珍说:“你现在可不简单了,比咱都强,我才是个五级工人呢?可你却是木工厂厂长,成了领导干部,我得服从你了。”他们说着,笑着,幸福的浪花冲激着他们。
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劳动,这简直像一场大风暴,它改变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私有小家庭,也改变着人们之间的关系,新的道德风尚正在迅速成长起来。(附图片)
  在造纸厂里,周玉英正在利用土法造纸。
  家属们在酒精厂里工作  本报记者 杨震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