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阅读
  • 0回复

富顺县板桥区人人动手挖窖,社社设厂加工 保证今年不烂一块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01
第3版()
专栏:

富顺县板桥区人人动手挖窖,社社设厂加工
  保证今年不烂一块苕
编者按 富顺县板桥区处理甘薯的经验,值得一切甘薯集中产区的重视。板桥区委在这个工作中依靠群众办事,把甘薯生产全面情况告诉群众,让群众想办法、出主意,因而迅速促成了贮藏甘薯的群众性运动,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今年全国甘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除了充分满足城乡人民食用需要以外,怎样作好综合利用(制淀粉、酒精等),是一个很大的工作,希望各地及早发动群众妥善加以解决。
四川日报消息 四川省委农业检查团泸州分团在富顺检查农业生产时,发现中共板桥区委本着务虚又务实的精神,领导群众作好处理红苕(甘薯)准备工作的经验值得推广。
板桥区今年红苕产量将达十到十五亿斤,比去年增加二十五倍到三十五倍。中共板桥区委及时抓住红苕产量大增,但是保藏加工设备跟不上的新情况,发动全区工农商大协作,开展了保苕用苕准备工作,保证今年不烂一块苕。全区在几天内就新挖苕窖一万二千多个,已经做到每户有一到三个苕窖。还准备在最近再挖五万个,实现每人一小窖,七人一大窖。全区人民用土办法建立了二百一十八个炕房,基本上实现了队队有炕房。此外,正在建立五个糖坊、一百九十二个粉坊、九个较大的酒厂。全区已经试制出的脚踏双轮切苕机等九种简易加工工具,正在大力制造推广;预计在红苕收获以前,可以做到每三户有一部大型加工工具,每户有一部小型加工工具。全区人民对处理好红苕的信心很足,正在积极实现区委提出“社社有厂坊、队队有炕房、户户有设备、人人有苕窖”的号召。
区委提出打破常规、提前挖窖的号召时,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顾虑,行动迟缓。乡、社干部怕影响生产,怕群众不想干,说什么“要除虫、要抢收抢种,那有时间去挖窖”。有的群众只知道今年红苕多,到底有多少不知道,存在慢慢来的思想。区委根据这种情况,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性的保苕用苕准备工作,首先必须解决思想问题,必须认真做好政治工作。于是组织了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大辩论。通过大鸣大放,大争大辩,群众回忆了1956年大批红苕烂在田里、院里、家里的坏处,那年这区红苕产量只有几千万斤,每人只要保管几百斤;今年全区红苕产量达十几亿斤,每人至少要保管万斤以上。算了这笔细账,群众才大吃一惊,感到原有设备很不够,纷纷表示不仅要立即挖窖,而且要多多挖窖。
思想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干劲鼓足了,但是农业生产极忙,劳动力十分紧张,既不能耽误生产,又不能影响挖窖。群众讨论研究,确定了“白天生产,晚上挖窖;主要劳动力生产,次要劳动力挖窖;分散挖小窖,突击挖大窖”的办法。主要劳动力白天下地生产,饭后和晚间挖窖;小孩、老年人、妇女一边料理家务,煮饭洗衣,一边挖窖。每社抽出三、五人,突击三、两天挖社里贮藏种子的大窖,社员自己挖留存食用苕的小窖,定时完成,这样就作到地无闲土、家无闲人,生产挖窖两不误。目前全区不仅挖成了一万二千多个苕窖,而且农业生产搞得很好。此外,区委还在黎明十一社召开了老农会议,搜集他们的保苕经验,使全区群众掌握了一套藏苕、挖窖的方法和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