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实践出科学 劳动创奇迹 高唐县农民掌握了控制棉铃脱落的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05
第3版()
专栏:

  实践出科学 劳动创奇迹
高唐县农民掌握了控制棉铃脱落的方法
本报讯 记者胡雷报道:毛主席8月上旬到山东视察时,对棉铃脱落问题特别关心,曾向农民和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任务:如何使棉铃不脱落或少脱落。现在山东省高唐县的农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棉铃大量脱落的方法,使全县棉铃脱落率比去年同期减少60%以上。
保住了棉铃,使个个棉铃都结成棉桃,是保证棉花丰收的重要关键。往年当地棉铃脱落率一般都达到70%以上,多者达到90%。今年高唐县棉农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全县棉铃脱落率已下降到30%,有的下降到10%;宏伟人民公社试验的一百株棉花,至今一个棉铃也没有脱落。这个事实已经打破了过去科学家们认为棉铃有25%的合理脱落的陈旧理论。
这个经验是高唐县尹集乡农业科学研究站以及尹集、姜店两个乡的农业红专大学学员们共同创造的。据他们研究造成落铃的原因,首先是雨水破坏,使棉花不能正常受精。夏季多雨,花朵盛开时如雨水浸入花冠,花粉受到破坏便影响受精。他们防治的办法是:在未开花前用扎线的办法封闭花冠,使雨水不能浸入花冠。这样做的结果,保铃效果几乎达到100%。
落铃的第二个原因是残花的影响。棉花的残花在三天后即无作用,如不摘去,浸过水的残花发生腐烂,便容易影响幼铃腐烂而脱落;同时残花还束缚幼铃生长。残花好比头疼箍,摘去残花可以大大促进棉桃生长。
第三个原因是通风透光不好。今年棉花枝叶特别茂密,阳光空气不足便容易引起落铃。他们一方面整枝打杈,打去棉株中下部不起作用的老叶,促其通风透光;另一方面将生长特别高大的卫星田、丰产田用绳子或竹竿拉株并垅,把两垅并在一起,闪出一条通风道,使阳光直晒到地面和棉株全身,隔三、五天轮换并垅一次,使每垅棉株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在大面积棉田里,则采取棉株相互交叉并垅的办法,效果也很好。
第四个原因是土壤板结。雨后地面板结,地层上升的水蒸气使地温增高,致使棉铃脱落。今年他们打破了“立了秋挂锄钩”,“棉花锄八遍,棉桃长成蛋”的保守思想,大大增加了中耕的次数,现在有的棉田已锄了十几遍。根据尹集乡农业科学研究站的试验观察,下雨后锄地的五天仅脱铃5%,不锄地的脱铃12%。
第五个原因是肥料不足。解决办法是增施肥料,合理追肥。在7月中旬以后,雨量增多,棉花猛长,需要不断追肥。同时,现在棉株高大,下部是成桃,中部是幼铃,上部又要增长果枝,开花现蕾,因此,既要多施磷肥,又要增施氮肥。农民们掌握了这个特性,每隔七、八天追施一次肥,把肥料的成分调配好,既可保桃,又可促进上部继续生长。
第六个原因是虫害。宏伟人民公社和尹集乡鲁伟农业社都已治虫十五次以上,对后期的红蜘蛛、棉铃虫、盲椿象等虫害,都及时用药剂喷杀。
据尹集乡农业科学研究站试验,将植物生长刺激素——萘乙酸涂抹在铃茎上,也能防止棉铃脱落。采取上述综合管理方法所收到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增产信心。尹集乡农业红专大学棉花系主任曹和光说:这些办法是在逐渐摸索试验中总结起来的,因此今年一般棉田还有30%左右的蕾铃脱落,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办,可以保证棉铃脱落率大大降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