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国际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05-25
第1版()
专栏:

  国际述评
巴黎外长会议
四月二十五日,在巴黎召开的四强外长会议,历时三周,已于本月十六日宣告休会,并决定于下月十六日再行召集。
这次四外长会议,曾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了协议,例如在芬兰和约、××边界、保国疆界等问题上,会议皆曾获得协议,而在对意和约序言及处理意大利舰队上,也大致取得协议。
但是,四外长会议在另外几个重要问题上,仍然未获协议,因而这次会议还不能完成去年底莫斯科三外长会议所规定的任务,就是由四强取得关于意、罗、保、匈、芬诸国的和约草案的共同协议,然后再将这些草案提交将由二十一国组成的巴黎和会通过,这一任务的完成,尚有待于目前留在巴黎的四国外长助理的继续商讨,与下月十六日四外长的再次会议。
这次巴黎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举其要者,有的里雅斯特问题,及意殖民地的处理问题。此外,在会议将完之时,美方曾提出将外长会议已决及未决问题提交和会讨论,因为它估计到参加和会的二十一国中,有十五六国会站在美国方面。关于这个问题,苏联根据去年底莫斯科会议决定,坚主在和会举行以前,四强对于各项重大问题,必须获致协议。苏联这一主张,终于获得会议的赞同。
综观这次巴黎四外长会议,虽然未能如去年底莫斯科三外长会议的顺利解决问题,但也和去年九月无结果而散的伦敦外长会议大有不同。关于这次巴黎外长会议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这次会议的主要争执,发生于美苏之间,而不象伦敦会议中,乃是英苏发生争论。第二,美英之间分歧日趋明显,关于意大利殖民地处理问题,在苏联表示让步之后,英美的分歧更是显而易见。第三,这次会议争论虽然剧烈,但是气氛较为缓和,留有斡旋余地,并且在某些问题上,也曾获得协议。
因此,这次会议所未曾解决的问题,在下月十六日会议重开之时,仍然有获得协议的希望,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和会终究是要召开的,对芬、罗、保、匈、意的和约,也终究是要签订的。
英美关系
本月十日美国参院通过了三十七亿四千八百万美元的对英贷款,这并不意味着英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两大国)在战后世界经济领域内的矛盾减弱了,相反的,这种矛盾将愈趋尖锐,因为美国这一贷款的目的,如美国务卿贝纳斯于上月十六日所说的,“并不是为了英国复兴”,作为对英贷款的条件,美国坚持要英国作许多经济让步,如各方所传的放弃帝国优先权,废止英镑集团,撤除关税壁垒等等,这就使美国资本能够渗入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地区,其结果必然引起英国方面的剧烈的抗拒。因为英国在这次战争中消耗了海外投资的大部,如果在战后要每年输入供其恢复战前生活水平所必须的食粮和原料,就要增加其战前输出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需要比过去更广大的世界市场,因而英国就不得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作剧烈的竞争。英国在这次贷款中之所以如此忍痛让步,低声下气(甚至英国的贵族亦竟热烈地赞成将一向被视为“国宝”的一二一五年自由大宪章借给美国,以示“友好”),无非是因为非此不能得到贷款,而没有这笔贷款,英国就极难使其战争的创伤恢复过来。代表大英帝国的工党政府,深深感到英国战后过渡时期的巨大困难,而指望着在不久的将来,在得到数十亿美元的挹注而重整旗鼓之后,能与美国相周旋;而在美国方面,它亦需要世界市场。它的战后每年输出,决不能比战前的数额(四十至五十亿美元)稍为增加就会满足,而必须两倍以至三倍于战前,否则就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就是战后英美为角逐世界市场的斗争,将愈趋激烈的根据。
即使在目前许多事实,也显示着英美矛盾已随战争结束而日渐增长,就是在美参院讨论对英贷款时,孤立派的参议员极力反对贷款,争论历时四周之久,投票反对者竟达三十四票之多。美国孤立分子如赫尔利、塔虎特、胡佛之流,憧憬着美国的世界霸权,盼不得乘英国战后疲敝之际,尽取英国的市场,压服英国成为美国的“经济尾闾”,而不给以任何援助。事实上,美国资本目前正积极的渗入英国势力范围内活动,千方百计地排挤英国,美国的石油公司和航空公司在中东的投资正大大的增长中,伦敦报纸对此已异常不满。美国目前已打破英国要独占暹罗的英暹经济协定,而订立英美暹三国经济协定。美国现正利用英国及其所辖地区的粮荒,以救济作为压迫英国作新的经济让步的武器,甚至自日本投降以后,美国已停止供给英国关于原子能发展的情报,这也是近来英国若干人物(如拉斯基等)责备美国垄断原子能的技术秘密而要求国际共管的缘因。在其他方面,英美中间也存在着争端,如美国力图霸占在战争中有美军驻扎的英国基地,特别在太平洋上的英属岛屿,这在最近已占英国报纸的首页地位,并有著文反对,形容美国此举为“帝国主义扩张”者。在盟国对日委员会上,英国代表亦同样不满麦克阿瑟的独断独行。
日本阁潮的经过
日本的阁潮,经过了几度风波之后,目前已因自由党新总裁吉田受命组阁而暂告结束了。
这次阁潮是在上月十日的大选之后开始的,由于“大选”的结果,日本统治阶级各派的势力有所消长,以三井财阀为主要背景的自由党占有新议会的第一党地位,该党曾与币原结成同盟,包办大选,在大选后,这一同盟就因争权夺利而告破裂,而远东委员会、对日委员会又于当时相继集会,苏、纽、澳等盟国代表,抨击币原内阁不遗余力,于是币原内阁被迫于上月二十二日总辞职了。
币原垮台后,环绕着组阁问题,日本国内即掀起激烈的斗争,首先是民主阵线势力与反民主阵线势力的斗争。以日共与社会党左派领袖加藤勘十等为首的民主党派,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反民主党派策动组织反动派联合内阁,以抵制民主势力。此次各反动派内部,因争夺内阁地盘而展开的斗争,当时有币原一派,阴谋恋栈而拉拢进步党,反对自由党的斗争(其背景是三菱财阀与三井财阀之间的斗争);有社会党右派一部分分子联合自由党,反对币原的斗争;有社会党右派另一部分分子,与国民协同党中代表东北部们大地主的部分相勾结,以反对自由党的斗争;有自由党笼络国民协同党中代表关东、关西地主(他与工业有联系)的分子,反对币原一派和进步党的斗争。
日本反动势力内部的斗争,也给了民主势力发展以有利条件,所以,统治阶级中老练狡猾的官僚,便认为有出面调停使反动派内部重谋妥协的必要;同时麦克阿瑟对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曾表示“组阁的混乱不容再继续下去。”到了上月二十九日,日本宫庭大官僚松本恒雄,即以“和事佬”自居而奔走折冲。至本月四号,便决定由鸠山成立一党内阁。
可是,因为日本人民与盟国舆论,许久以来对鸠山的民主伪装不断予以揭发,而对日委员会中盟国代表也曾抨击鸠山组阁阴谋,麦克阿瑟乃于本月四日当天否决日皇任命鸠山组阁的呈请,于是币原被迫推荐社会党书记片山哲继起组阁。
币原推荐片山时,最初曾企图以片山为幌子,成立反动内阁,借此既能蒙蔽盟国,又可欺骗国内人民。但是片山为社会党内中派人物,该党左右翼势均力敌,左派力主与日共等民主党派成立联合内阁;右派则力图排挤日共,而与自由党、进步党等反动领袖成立反民主的联合内阁,使片山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而日共与广大人民,此时则积极敦促片山成立民主政府。日本统治阶级深恐“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乃一方面使日皇迟迟不正式授命片山组阁,另一方面并召开各反动派的大会,以抗拒民主势力。
日本统治阶级的内部妥协,沿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在自由党内部,该党以鸠山被黜后,曾分裂为三派(即鸠山派、芦田派、吉田派),争夺党的领导权,终于以吉田被推为总裁而暂息内争;另一个是经过币原、吉田与松本的活动,日本统治阶级三大党——自由党、进步党与国民协同党之间,也暂时缓和了相互倾轧,于是本月十六日日皇乃授命吉田组阁。吉田既是主要代表三井利益的自由党的总裁,又是与三菱代理人币原及进步党互通声气的人物,而且是与英美绥靖主义者们有过一段瓜葛的外交官僚。可以预计,以吉田为首的日本新阁,将是日本各反动党派的联合内阁。今后日本国内民主阵线与反民主阵线的斗争,必将更加尖锐起来,日本东京群众示威反对吉田组阁,即为其肇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