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英雄的少年游击队员——“为祖国而战”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12
第8版()
专栏:

英雄的少年游击队员
——“为祖国而战”观后
 陈安京
我们看过的朝鲜影片不算多,但都充满战斗气息。这些影片表现了朝鲜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英勇斗争、他们在斗争中的困难、希望、信心和力量。影片“为祖国而战”又一次再现了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主人公崔浩哲是个年仅十四岁的朝鲜少年,但是他所经历的生活和在游击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却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他的父母都在参加游击队的斗争中先后牺牲了,他被老游击队员朴勋带到了儿童革命团,并且怀着强烈的复仇心情要求参加游击队,为父母报仇。斗争使他更加懂得了打击和消灭敌人不仅仅是为了给父母报仇,而是为了人民、为了民族解放,也就是要为祖国而战。从三道沟战斗胜利结束后的一场谈话可以看出崔浩哲的这种成长:
队长领着浩哲边走边说:“浩哲,爸爸和妈妈的仇报了吧?”
浩哲:“报了,我杀了五个鬼子。”
队长:“你把父亲和母亲的仇都报了,那你现在可以离开游击队啦。”
浩哲:“不!我不离开游击队,我还要给所有的同胞们报仇。”
我觉得这正是影片所要告诉观众的。但是影片所给予我们的还不只是这些,从浩哲成长过程的叙述中,从游击队战斗的描写里,我们看到了中朝人民唇齿相关的血肉关系,两国人民在反抗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斗争中所建立起来的战斗友谊,以及朝鲜游击队在金日成将军的领导下给予敌人歼灭性的打击。
影片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小英雄崔浩哲的形象,刻划出他既有战士的英雄气魄,又具有孩子似的天真的可爱性格。从第一次见面他放下柴不打而在清澈的江水中抓鱼的情景,从他有趣的谈着“……大海没有边儿,一片蓝色儿越看越好看的时候”,以及他未经校长批准便独自跑去找游击队长的行动中,都十足地表现了一个少年纯真的心。但是从他挨打后愤怒的面部表情,母亲失踪后自己默默地煮饭,特别是后来在侦察活动中许多机智的行为,又显露出他在党和长辈的教育和培养下,已经具有合格的战士的品质。
对于游击队生活的描写,也比较真实和动人。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意志,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同志间相互关怀和帮助,都使人感到十分亲切。特别是对年小的游击队员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生动地反映了游击队充满友爱的战斗生活。
虽然影片所描写的距离现在已经比较久了,但朝鲜人民在战斗中的光荣业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尤其是当美帝国主义在远东猖狂挑衅的今天,影片上映的意义就不再单是使我们了解朝鲜人民艰苦斗争的过去,而将会成为鼓舞人民坚决反对侵略者的有力武器。
(附图片)
影片“为祖国而战”中的一个镜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