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继承革命办学传统 参加劳动蔚成风气 瑞金中小学勤工俭学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13
第7版()
专栏:

继承革命办学传统 参加劳动蔚成风气
瑞金中小学勤工俭学大丰收
本报讯 记者刘光辉报道:革命故乡瑞金县继承和发扬苏区时代的革命办学传统,中、小学今年开展的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了学习、思想、生产上的三大丰收。
解放后,瑞金教育事业有了飞跃发展。至今新办了公立中学七所、民办中学一百零七所,中学生有六千名;公立小学四百八十四所、民办小学三百二十六所,小学生有三万六千多人,普及了小学教育。今年6月扫除了文盲,成为江西省第一个无文盲县。
瑞金所有新办的中、小学里都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特别是今年来,中、小学的勤工俭学活动的方式、内容更多,规模更大,学生们搞活动的劲头更高,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得更好。在勤工俭学活动中,中小学学生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社会公益劳动。如:办农场、办试验田、垦荒、开垦茶山、养鱼、养家畜,组织木工、竹工劳动小组,或给周围农业社送肥料,等等。瑞金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学生今年开垦了五千多亩荒地和荒山,各办了一个农场。一中学采用轮班的办法,每二班一轮搬到农场劳动生产一星期,并在那里结合生产上劳动课;在校学生利用星期日和每周的两天的课余时间参加竹工、木工、饲养家畜劳动。
由于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受到了劳动锻炼。他们都以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为荣,初步树立了劳动观点,过去的想找轻活、比吃穿的坏习气一扫而光。他们说:“锄头、笔杆是我们都不能缺少的两支武器,一支向自然进军,一支向科学进军,两支武器同样重要。”比谁劳动好、比谁脸黑、比谁的手掌上茧厚成了风气。许多学生现在锻炼得有三厚(脚掌皮厚、手掌皮厚、肩膀皮厚),并掌握了许多劳动技术。九堰初级中学学生梁文托、梁中平过去嫌劳动累、脏、丢面子,不愿参加劳动;经过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现在变得劳动打冲锋,会犁田、插秧、锄草,被评为勤工俭学积极分子。这个学校已有半数学生学会了犁田和施肥。
勤工俭学活动使教育结合劳动生产,课本知识结合了实践,掌握知识牢靠,学生的成绩直线上升。樟树小学运用自己劳动的试验园地上课,既学到了书本知识,又学会了操作技术,今年全校三百名学生中有半数以上各科成绩总评得五分。此外,勤工俭学活动解决了学校经费困难和学生的学习费用。今年上半年全县学生在勤工俭学中的收入有四万多元。樟树小学的收入可以解决全校的办公费用和70%的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